文不加點造句,文不加點造句大全

1.這個腹稿打了半夜,和珅寫起來幾乎文不加點,請了圣安,又說明劉墉已經(jīng)離濟(jì),“龔三瞎子王炎逆賊之亂可望數(shù)日之內(nèi)敉平”。

2.外甥小小年紀(jì),寫起文章來卻能文不加點,一氣呵成。

3.他即景生情,文不加點地寫了好幾首詩。

4.學(xué)生作文,提倡反復(fù)修改,反復(fù)揣摩,所謂文不加點是以后的事。

5.畫得快的時候,文不加點如行云流水;畫得慢的時候,遲緩沉重如武當(dāng)太極。

6.他一拿到作文試題,立刻奮筆疾書,文不加點,片刻間就洋洋灑灑地寫了一大篇。

7.想要能夠文不加點,下筆有神,除了天資之外,還必須不斷地勤練。

8.文不加點,二十六字已然寫就,便在靈前高高挑起。

9.他的做法就是不足為訓(xùn),但是,他說的話是不刊之論是十分不忍卒讀的。以上便是他的文不加點,可見他的無所不能。

10.謝老下筆千言,文不加點,不愧是文鳥之夢。

11.多年的記者生涯,成就了他文不加點的寫作功夫。

12.時邯鄲淳年方十三歲,文不加點,一揮而就,立石墓側(cè)。

13.筆尖兒,沙沙,沙沙,若蠶食桑葉,若抽絲剝繭,輕快地一路書寫,文不加點,筆走龍蛇,好一份敏捷的詩思——但,他的雙眼驚駭?shù)乇牬蟆?/p>

14.由于父母都是作家,耳需目染之下,他也極具文才,能援筆成章,文不加點

15.蔣生運筆如飛,文不加點,一氣呵成;馬某則只能滿紙亂涂幾筆,草草交卷。

16.他思索片刻,便拿起筆來,文不加點地完成了一篇精采的社論。

17.當(dāng)下他文不加點一揮而就,一直答到最后一題才停下來。

18.大家寫文章的時候,都是洋洋甩甩,從上而下,文不加點,一氣呵成,哪里會告訴你,這里要停一下,那里說完了。

19.一個知識點,只要小抄一提醒,答題就會行云流水,文不加點。

20.李思進(jìn)再一次地演繹了蓋世無雙的解題風(fēng)格,文不加點,馬不停蹄。

21.由于父母都是作家,耳濡目染之下,他也極具文才,能援筆成章,文不加點。

22.寫文章要能文不加點,一氣呵成的,一定是具有相當(dāng)文字修養(yǎng)的人。

23.丁謂、王曾奉旨入值殿廬,相對跪坐于兩丈開外的榻側(cè)幾前,各自援筆濡墨,文不加點的唰唰記錄著。

24.說著筆走龍蛇,文不加點,一揮而就,將丹訣描述的基礎(chǔ)和中級部分都默寫出來。www.9061xoxo.com

25.刻苦窮經(jīng),博通奧義,才思敏捷,文不加點,頗有盛名。

26.據(jù)悉,有一次他坐在麻將桌上玩得正酣,報館催稿,他左手打牌,右手書稿,照樣文思如涌,“手揮目送,文不加點”,從不出錯,幾千字一揮而就。

27.他似乎天生就是要吃作家這行飯,寫起文章來文不加點,輕而易舉,真是教人佩服。

28.什么叫做文不加點,什么叫做立馬可待,你看汪逸生現(xiàn)在的狀態(tài)你就懂了。

29.很多優(yōu)秀的作家在作文時是文不加點、一氣呵成的,但現(xiàn)實上她們都已經(jīng)掌握了既定的寫作原則和紀(jì)律。

30.李健偷偷看了一眼,見哥哥在竹簡上面奮筆直書,好像早已成竹在胸,大約過了一盞茶的功夫,一份分家的契約就文不加點地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