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于魏徵能夠犯顏直諫,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際,他也敢面折廷爭,從不退讓,所以,唐太宗有時對他也會產生敬畏之心。
2.他手下的諫議大夫魏征就是一個敢于犯顏直諫的耿介之士。
3.針對奸佞小人的胡作非為,楊震多次犯顏直諫,終于招致陷害,被貶出國都洛陽的楊震,深恨不能清君之側,覺得無顏茍活于世,就在回靈寶老家的途中飲毒酒自盡。
4.彭德懷是黨內高級干部中第一個犯顏直諫,站出來說真話的人;他沒有倒在槍炮下,卻倒在一封諫書前。
5.碰到朝政窳敗,貪贓枉法之人,要有拍案而起犯顏直諫的勇氣,這不僅是責任,也是道義,否則,就會令天下人恥笑。
6.漢恒帝時期便擔任過太尉,后來因為因犯顏直諫曾多次左遷,這一點令劉宏很是欣賞,但是這些都不是劉宏看重他的原因。
7.唐太宗得一犯顏直諫的魏征,廣開言路,虛心納諫,政治修明,慎始敬終,開創貞觀盛世。
8.他剛正廉明,執法不阿,以身護法,甚至敢于犯顏直諫,力勸武則天立唐嗣。
9.魏征在唐太宗前敢犯顏直諫,面折廷爭,遂有貞觀之治。
10.犯顏直諫雖自古有之,不失為臣之道,但為國為家不可不看實情,照搬照套。
11.唐太宗李世民得一犯顏直諫的魏征,廣開言路,虛心納下,政治修明,慎始敬終,開創貞觀盛世。
12.海公更甚,竟敢于批逆鱗,犯顏直諫,向嘉靖遞上了著名的奏疏。(造句網整理)
13.當裴矩在太宗李世民手下干活時,又仿佛像是突然間服了牦牛壯骨粉,頭頸一下子硬了起來,好幾次犯顏直諫,典型的諍臣模樣。
14.團結需要的是敢于犯顏直諫的魏征,而不是指鹿為馬的趙高。
15.這張玄素是個出了名的直諫之臣,凡事只要稍不合時理便犯顏直諫,這太子本就是個聽不得逆耳忠言的主子,整天聽那張玄素絮絮叨叨的,早便不耐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