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殊不知有健全之身體,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體柔弱,則思想精神何由發(fā)達(dá)?或曰,非困苦其身體,則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謂困苦者,乃鍛煉之謂,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122.博善化之虛名,潰敗決裂乃至此,養(yǎng)癰遺患,我之謂也夫。
123.一之謂甚,甚:過分。做了一次,已經(jīng)過分。
124.平日遇事不能持平,威信無從服眾,以至一發(fā)難收,柔遠(yuǎn)二字須看的通透,柔克高明。柔克者,非事事將順之謂柔也,繞指柔中自有百煉剛在。李鴻章
125.嬰聞之,眾而無義,強(qiáng)而無禮,好勇而惡賢者,禍必及其身,若公者之謂矣。且嬰言不用,愿請身去。
126.昔戰(zhàn)國之世,處士橫議,列國之王至為擁彗先驅(qū),卒有坑儒燒書之禍,今之謂矣。
127.有健全之身體,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體柔弱,則思想精神何由發(fā)達(dá)?或曰,非困苦其身體,則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謂困苦者,乃鍛煉之謂,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128.“人而無信,不知其可”,朱熹也認(rèn)為“誠者,真實(shí)無妄之謂。
129.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130.以近知遠(yuǎn),以一知萬,以微知明,此之謂也。
131.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謂大本大宗,與天和者也;所以均調(diào)天下,與人和者也。
13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意思是說,高官厚祿收買不了,貧窮困苦折磨不了,強(qiáng)暴武力威脅不了,這就是所謂大丈夫。大丈夫的這種種行為,表現(xiàn)出了英雄氣概,我們今天就叫做有骨氣。
133.故必死,必死不如樂死,樂死不如甘死,甘死不如義死,義死不如視死如歸,此之謂也。故一人必死,十人弗能待也;十人必死,百人弗能待也;百人必死,千人弗能待也;千人必死,萬人弗能待也;萬人必死,橫行乎天下。
134.“秋”字“禾”與“火”,“禾”為欣欣向榮、繁榮昌盛之意,“火”乃興旺發(fā)達(dá)、紅紅火火之謂,在此中秋之際,中(一聲)意為中(四聲),祝您中秋中好運(yùn),生意興旺財源廣,家庭和樂。
135.是以志之難也,不在勝人,在自勝也。故曰:自勝之謂強(qiáng)。
136.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莊子
137.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yǎng)生之謂也。
138.存心光明正大,言論光明正大,行事光明正大,斯之謂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