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有的書中哪本是最好的?
2.他和他的朋友柯倫常常一起去博物館,更喜歡到亞厲山大里亞圖書館去,他們如饑似渴地讀著借來的書,把書中的知識,特別的那些數學書上的定理和公式,刻苦地、一點一點地牢記在頭腦里。
3.這些書中有一半是小說。
4.在書中的一章節講到他回到了撾婁南部的貧困地區。
5.Hansen在他的書中基于區間分析討論了全局優化問題。
6.書籍是我們精神的家園。有了它,我們的精神便有了歸宿,便不再感到空虛。喜歡沉醉在書中的感覺,因主人公的高興而高興,隨劇情的變化而心情起伏,完全把自己看作是其中的一員。
7.他在書中插入紙片,以指明他讀到的地方。
8.他在書中提出了語言模式的概念。
9.虛弱者無力承受他們在書中讀到的杰出見解,因為那只給他們提供更犯錯誤的機會。
10.那位在這本書中使用了許多專門術語。
11.現在年輕人從書中吸取知識。
12.楓葉是秋天這本大書中最絢爛的一頁。
13.書中還鼓勵以務實的態度重新定位這種關系。
14.從來沒有人為了讀書而讀書,只有在書中讀自己,在書中發現自己,或檢查自己。羅曼·羅蘭
15.潑墨愛情宣紙上,浪漫云煙愛朦朧,點點情意布篇章,似水柔情書中藏,記下絲絲縷縷的牽掛,寫下如癡如醉的情話,日記情人節,筆端都是情,愛你不摻假!
16.敲門磚書中任意人物名字,歡迎讀者們加入。
17.她越來越深地躲進書中去了。
18.書中的內容已經忘卻,但余韻仍存。
19.書中還公布了“挖鼻必殺技”,像是“盲鼠鉆洞式”、“上上下下式”、以及靠手指旋轉的“玉黍螺式”等等。
20.此外,書中還作了不能處死戰俘的規定。
21.書中的人物個個栩栩如生,可謂生花妙筆。
22.本文所說的人物傳記,不包括紀傳體史書中的傳,而是專指記人物生平而獨立成書的傳。
23.宋與金的歷史,對崇楨說來,殷鑒不遠,而他絕不愿在臣民心目和后代史書中被看成是懦弱無能的君主。
24.死搬教條與離經叛道同罪,讀書最重要的任務是從書中讀出自己的空間。
25.啊,我是多么羨慕故事書中女主人公們的那種簡單的戀愛生活啊。
26.正如同馮至去哈爾濱一樣,僅僅一年即回北京,他對一茶,也不過是書中偶遇,一時尚覺有興致,轉瞬即匆匆不辭而別。
27.它是現在很暢銷的許多外語書中的一本。
28.你怎樣理解書中對于印江喬死去一事的描寫?
29.在你閱讀的書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向深處的東西,把其他一切統統拋掉。
30.所有這一切都在琉善書中的第二部分有描述。
31.讀書如果只是尋章摘句,而不能深入體書中精意,那是無法得其神髓的。
32.自小就愛讀書,小學時愛讀書是懂得了老師“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諄諄教誨,中學時愛讀書因為深悟了家長關于“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循循善誘,大學時愛讀書是因為要圓自己的一個夢,剛參加工作那些年愛讀書是因為想逛公園看電影找不到人來陪,現在還愛讀書純粹是一種習慣,一種自覺與不自覺。
33.夢中我是個愛走路的人,我走過了所有書中寫到的村莊以及城市,甚至花朵開遍但空無一人的龐大草原。走過我的泱泱四季,走過我的悲悲戚戚。
34.這些書中有些是很有趣的。
35.有朝一日再來續寫這個故事,看看原來書中的小孩子們長大后做什么,這也許是件值得做的事情。正因為如此,明智的做法就是現在不要越俎代庖。
36.事實上,首先打動讀者的是書中那種輕松愉快的情調。
37.這些事項應在主管機關的出版物中,特別是在有關的專利證書和專利說明書中載明。
38.學習著,書中,那優美的文字令我陶醉,令我感悟到了人生的哲理。我的心靈顫抖著,用心去讀每一個字,每一句話,去感受作者的心。風兒,輕輕地撫摸著我的臉龐,閉上眼,我感受到了學習給我帶來的無窮快樂。
39.書中指出,巴菲特并非一直是眾所周知領導素負盛名的波克夏投資公司一個冷靜精明、工于心計的人物。
40.隨著社會的加速發展,人們對書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而我對書卻沒有什么要求,只要適合我的年齡段,只要我喜歡,還有就是只要書中的字體不要太小就行。
41.書給人以優點,人從書中得益。
42.周邊的工廠民房像雨后春筍一樣前赴后繼的拔地而起,縱然我站在四樓,站在書中描寫的醉美江南里,也只能看到這么一點點合胃口的景色。
43.書中精彩的故事,有時讓我捧腹大笑,有時讓我號啕大哭,有時讓我義憤填膺,有時讓我拍手稱快。
44.她問作者書中的主人公是否是以某個人為原型。
45.請看書中的酒店住宿登記表。
46.很多傳記都夸大描述書中人物之美德。
47.還有更多的,書中的規則提供公正的評判角色做事成功與否的判斷方法。
48.卡爾?麥在他的書中犯了許多錯誤。
49.書中最大的惡棍是金融學術界。
50.她靜靜的看著圖畫書,享受書中豐富的色彩。
51.書中有所有先賢的全部靈魂。
52.工具書中索引的作用,就在于能讓人按圖索驥,很快找到自己所要的資料。
53.當然,書中缺乏現代編史工作標準。
54.書中指出,紀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提出的“表現”原理,顛覆了傳統的“情緒決定行為”的因果關系,倒因為果,認為特定的行為決定了相應的情緒。
55.在這本《恐懼:奧斯維辛后波蘭的反猶太主義》書中講述了大部分為人所熟知的歷史事實。
56.書中最有趣的情節之一出現在第六章。
57.我們可以從書中獲取豐富的知識。
58.書中的這部分我還沒來得及閱讀呢!我班有一部分同學是從外校轉來的。
59.弗萊在書中也提到情節。
60.然而,現在有關該書的爭論則大多圍繞如何詮釋這本書及書中早熟的主人翁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