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事文牘擬制、收發和管理的書吏,上下其手,舞文弄法,撈取好處是他們一貫的做法。
2.田存善,為抗鼠疫事,征辟五城兵馬司書吏宋弘業。
3.卻說小閨女的大姐,聘與偏關一書吏之子。
4.那書吏盤算得與太爺作伐,既可毀壞窮放羊小子給外父過繼為兒,不能獨霸家業,自己又可與太爺結為連襟近親,它日討取便宜。
5.伍炳亮從做木工學徒開始,踏著時代的步伐一路走來,現在成了成功的老板、著名收藏家、鑒賞家,“頗有官到尚書吏到都的景象”,欣欣自得是自然的事。
6.掌禮司,設郎中、員外郎、主事、贊禮郎、司俎官、司祝、司香、司碓、筆帖式、書吏、掌內廷禮樂及考核太監品極。
7.于是,專門的書吏學校應運而生。
8.我的刑律還不錯,所以,我是希望進刑房當書吏的。
9.唐書吏,將卷宗給知府大人拿上來!
10.學者邢義田指出,除了篆或隸,一般初為文書吏者,在任職以后無疑還需要學習草書。
11.《清代軼聞》中有則故事說,嘉慶年間工部有一書吏通過私鐫假印,冒支國帑白銀達十萬余兩。
12.協臺衙門里,還是那間公事房,只是外間的公案前坐著一個新來的書吏。
13.陋規的索取者主要是書吏和衙役,其存在及泛濫的原因比較復雜,給清代基層司法和地方民情造成了惡劣影響。
14.而其尤桀黠者,則進而為院司之書吏,以掣州縣之權,上之人明知其為天下之大害而不能去也[書吏造句]。
15.”知縣見尸格已被書吏改輕,也不駁詰。
16.韋小寶拿起一件珠寶一看,寫單的書吏便在單上將這件珠寶一筆劃去,表示鰲拜府中從無此物。
17.對于《洗冤集錄》里的技能,他也基本能掌握,同時紫諾當書吏的能力也逐漸增強。
18.書吏見包拯盤根問底,心里有點發慌,吞吞吐吐地說:實收……五百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