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即位時由于年少,所以國政由相邦呂不韋所把持,并尊呂不韋為仲父。
2.王兄,仲父二更而來,說王兄你密謀造反,今日領兵出征乃是養虎為患。www.9061xoxo.com
3.政的母親因此案被囚禁,個勸諫釋放太后的大臣被處死,仲父呂不韋被賜自盡。
4.齊桓公不計一箭之仇,任用管仲為“卿”,尊稱“仲父”,并支持他進行改革,使齊國國力日強,成為春秋時代的霸主。
5.古代已有尚父、仲父之稱,都是對功臣的尊稱。
6.他從未想到大王仲父、文信侯卻如此令人驚異地求死。
7.司馬睿對他越加尊重,朝野上下稱王導為“仲父”。
8.吾未得仲父則難,已得仲父,局為其不易也。
9.從小目睹宮闈穢亂,又一直生活在仲父的陰影下。
10.嬴政登基,呂不韋升為相國,稱“仲父”,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11.不韋繼任相國,被尊稱為“仲父”,食邑還增加了藍田十二縣以及。
12.莊襄王卒,秦王政年幼繼位,繼任相國,稱為“仲父”。
13.在鮑叔牙強烈推薦下,齊桓公不計前嫌,拜管仲為相,甚至尊為仲父。
14.仲父給兒子規劃好了人生:“到了省隊之后打到國家隊”。
15.因有殊勛于齊,被桓公尊為仲父。
16.報道說,“地下有知”這句話最早出自于管子的《小稱篇》,原文寫的是“死者無知則已,若有知,吾何面目以見仲父于地下”。
17.順治稱多爾袞為皇父,和古代稱功臣為尚父、仲父不同。
18.管仲既不是土生土長的齊國人,也不像高子、國子一樣是世代輔佐齊國的重臣,齊桓公卻將他拜為“仲父”,并任由他主持齊國軍政大事。
19.沒事,咱們吃,你仲父這會還在視察軍營,今天不回來吃了,就是不知道林昱這孩子什么時候回來。
20.仲父之言有理,王兄怎么看,是否也贊成仲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