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君子養其身,養其公也;小人養其身,養其私也。
2.若安天下,必須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亂者。
3.懶惰猶如生銹,將腐爛其身體,比勞動還容易使身體疲憊;反之,常用的鎖都是永遠閃閃發光的。
4.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5.若使天下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猶有不孝者?
6.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行不正,雖令不行。
8.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9.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孟子
10.賢者不悲其身之死,而憂其國之衰。蘇洵
11.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端其身。
12.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
13.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林中,心不動則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則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14.你自己和你所有的一切,倘不拿出來貢獻于人世,僅僅一個人獨善其身,那實在是一種浪費。莎士比亞
15.古之人,得志,澤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16.集體生活是兒童之自我向社會化道路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為兒童心理正常發展的必需。一個不能獲得這種正常發展的兒童,可能終其身只是一個悲劇。陶行知
17.知治身能治國也。夫愛其民,所以安其國;惜其氣,所以全其身。民散則國亡,氣竭則身死。
18.古之人,得志,澤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
19.君子修其身于暗室屋漏之地,而聲流于四方萬里之外。歐陽玄
20.僅僅一個人獨善其身,那實在是一種浪費。上天生下我們,是要把我們當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因為我們的德行倘不能推及他人,那就等于沒有一樣。莎士比亞
21.伯的肉塊互相聯絡、貼其身、能搖動。
22.治天下國家,心本諸身。其身不正,而能治天下國家者,無之。
23.欲影正先端其表,欲自廉先正其身。
24.君子之修身也,內正其身,外正其容。歐陽修
25.的肉塊互相聯絡,緊貼其身,不能搖動。
26.淫**女毀人節萬惡罪名集其身天理循環有報應我淫人婦婦淫人。www.9061xoxo.com
27.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28.殊不知有健全之身體,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體柔弱,則思想精神何由發達?或曰,非困苦其身體,則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謂困苦者,乃鍛煉之謂,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29.自事其親,好以告人,乞言勞醉,而面于敬愛,飾其見物,故得其名,名揚于外不誠于內,伐名以事其親戚,以故取利,分白其名,以私其身。如此者隱于忠孝者也。
3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孔子
31.獨善其身盡日安,何須千古名不朽。羅貫中
32.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33.圣人與天地民物同體,儒、佛、老、莊皆我之用,是之謂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謂小道。王陽明
34.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www.9061xoxo.com增益其所不能。
35.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遠于其身。
36.有健全之身體,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體柔弱,則思想精神何由發達?或曰,非困苦其身體,則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謂困苦者,乃鍛煉之謂,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37.忍耐乃長久根本,憤怒是人生大敵。只知勝而不知敗,自害其身。常思己過,勿怪人非。凡事過猶不及。
38.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39.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所未正也。出自:宋·蘇軾《私試策問》身:自己。人:別人。蘇軾
40.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原道》想要在道德人品上進行修煉的人,首先要純正自己的思想。而要純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韓愈
41.欲修其身者,先正其身;欲正其心者,先誡其意。
42.愛臣太親,必威其身;人臣太貴,必易主位。韓非子
43.以史為鏡以銘其身,以人為鏡以正其身,以事為鏡以警其身。
44.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韓愈
45.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
46.茍正其身,于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47.設使女人其身而男子其見,樂聞正論而知俗語之不足聽,樂學出世而知浮世不足戀,則恐當世男子視之,皆當羞愧流汗,不敢出聲矣。
48.若安天下,必須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亂者。出自:唐·吳兢《貞觀政要·君道》為人純正,可以安定天下。吳兢
49.企業遭遇困難的時候,三省其身,痛定思痛,誓言必革除種種弊端;一旦危機過去,又恢復了老樣子,想當然地以為天下哪有這么巧的事情,同樣的劫數肯定不會再發生了。
50.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惡,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朱熹
51.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52.中國教育家孔子:強調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53.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其身。
54.凡欲解經,必先反諸其身,而安措之天下而可行,然后為之說焉。縱未能盡圣人之心,亦庶幾矣。
55.人必須通過財富和安逸的考驗,始知其身的堅強。
56.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
57.黑澤明電影中的農民決定以其之道還治其身。
58.菩薩并無脫離社會獨善其身而菩薩是要兼善天下。
59.行惡者終以其惡毀其身。
60.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