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漢朝廷,由于帝王的奢靡和倒行逆施,終于走到了最后的盡頭,宦官當權,外戚爭寵,賣官鬻爵,外強中干,到了漢靈帝之時,已然搖搖欲墜。
2.這太后使唆使天子賣官鬻爵,按職論價,自納金錢,盈滿堂室,簡直貪得無厭,為禍猶在閹宦之上[造句網]。
3.漢靈帝時期,朝中盛行賣官鬻爵之風,各種官職明碼標價,如果買官的人是位名士,為了起到廣告效應,在價格上還能打折。
4.廟堂之上,綱紀廢弛,賣官鬻爵,導淫誨奸者不可勝數。
5.皇上,我們每年財政虧空巨大,賣官鬻爵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6.即使在封建社會,賣官鬻爵的事也不多見。
7.泰西日報嘗謂我朝內外臣工泥古不通今,所學非所用,偏重科甲,上下相蒙,植黨營私,賣官鬻爵,不能量材器使,有一人而兼數任者。
8.驛站大門口的墻上掛了一張榜文,竟然是朝廷賣官鬻爵的榜文,上面不但列出了目前朝中和地方空位的職位,而且還有明碼標價。
9.實際上,中國自古就有賣官鬻爵的傳統,秦時,就有納粟一千石,拜爵一級的記錄。
10.都是甲申年的海防捐給鬧得,李少荃鼓動醇王賣官鬻爵,自己的北洋大撈了一筆,可是坑苦了朝廷啊!
11.蒙古人要彌補虧空,但卻沒有宋朝那種開源節流地本事,只有是不斷地加重稅收,濫發紙幣,政府賣官鬻爵,賄賂公行,而官吏斂括的花樣更是無奇不有。
12.楚國既然被削了番,晁錯便搜羅趙王的過失,把趙國的常山郡給削了去,這還不算完,他又查出膠西王私自賣官鬻爵,削去了六個縣。
13.漢靈帝如此貪財,為了錢甚至賣官鬻爵,估計也是小時候過怕了沒有錢的日子吧。
14.此外,政府應由賢者在位,能者在職,賞罰分明,不得再行賣官鬻爵之事。
15.但是,決不能把“經濟人”假說泛化到全部經濟領域特別是政治、社會甚至意識形態等各個領域,這樣必然帶來“賄賂公行,賣官鬻爵,奸惡詐偽,上下相蒙”。
16.賣官鬻爵是一種典型的腐敗現象,它的危害性是一切腐敗現象中最大的。
17.自桓靈二帝以來,寵信宦官,朝廷之上賣官鬻爵,有功難賞,有罪不罰,政令不行,一至于斯。
18.費用不足,便公開賣官鬻爵,橫徵暴斂。
19.玄宗糜爛腐朽的生活,也影響了大臣,朝臣也是揮金如土,特別是楊氏姐妹兄弟,勢傾天下,賣官鬻爵,擅權干政。
20.吏部尚書元暉賣官鬻爵,皆有定價,大郡,次郡,下郡,其余授職亦有價。
21.他父子濟惡,招權納賄,賣官鬻爵。
22.在中國歷史上,賣官鬻爵的皇帝不少,而漢靈帝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連掌握國家重權的三公九卿都明碼標價,并專門設庫貯藏賣官得來的錢財。
23.這個貪官,除了受賄,還賣官鬻爵。
24.陛下,十常侍賣官鬻爵,接著陛下的名義橫征暴斂才弄得民怨四起,以致太平道起事,為天下計還請陛下誅殺十常侍!
25.中紀委對蘇榮的通報措辭極為嚴厲,并指其大肆賣官鬻爵,支持、縱容親屬利用其特殊身份擅權干政,性質極其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