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志造句,縣志造句大全

1.飛沙灘,《香山縣志》中曾記其飛沙奇景,隨潮上落,周而復始,引人遐思,該處也以“飛沙疊浪”的美名,名列“珠海十景”。

2.會議報告了岳陽縣志愿服務組織聯合會成立籌備情況,并舉手通過了縣志愿服務組織聯合會第一屆理事會名單。

3.清水縣志還記載了龐公石的由來,一位叫龐蘊的居士是著名禪師馬祖的高足,他脫略俗情,深造禪理,不離馬祖左右。

4.本縣能夠出現一名得到保舉的才子,可是難得一見一等一的大事,足以寫進縣志,光宗耀祖,傳給后世子孫的。

5.縣志上記載,這個李員外活到了,并且兒孫滿堂,人財兩旺,在臨終前一天,還親自去看自己捐資、為當地災民建的粥棚。

6.據資中縣志記載,清光緒年間,資州木偶戲頗為興盛,有“金泰班”、“玉祥班”、“龍泉班”等戲班活躍在城鄉。

7.陜西省安康市的旬陽縣今天火了,不是因為他們縣的地形像“太極”圖案,而是因為他們要把“無理纏訪”寫入縣志,“遺臭萬年”。

8.其實縣志上只是從新聞工作角度介紹了他,那只是鳳毛麟角,姜來周是當時遠近聞名的鄉紳,他的一生具有傳奇色彩,還是聽我略述一二。

9.安平縣志上說,在角邱被殺人,但我們在角邱只查出的名字,其中男女,年齡最大者,最小。

10.明明是傷病之身,卻毅然赴考,風骨卓絕,乃考生之楷模,定入《縣志》,流芳后世。

11.有天下之史,有一國之史,有一家之史,有一人之史。傳狀志述,一人之史也;家乘譜牒,一家之史也;部府縣志,一國之史也;綜記一朝,天下之史也。

12.我查了縣志,浣溪河從古自今從來沒有過巨鱷出現。

13.據《嶧縣志》記載,他曾到魯南一帶游歷,因酣醉而死,死后便葬在今嶧城東北劉耀村。

14.據《清光緒嘉定縣志》記載,嘉定地方政府曾在如今人民街、小囡橋的西側為兩兄弟建造過一座“雙桂聯芳坊”。

15.池亭歷史非同尋常,縣志、省志均有記載,因此,應該考慮重建。

16.《創修渭源縣志》卷九《藝文志》中《五竹寺記》載:建文于夏六月庚申十三日未時,由癸門出,比時愿扈駕二十二人,節其一也。

17.雍正版——清代雍正九年,太原縣知縣沈繼賢重修《太原縣志》,由高汝行后人高若岐編纂,分綱列目,拾遺補缺,兼收并采,成書、。

18.據《乾隆束鹿縣志》記載,辛集鎮“綿亙五六里,貨廣人稠,坐賈行商,往來如織,雖居偏壤,不減通都”。

19.浙江省瑞安人,清代著名經學家、文學家,著有《墨子間詁》、《契文舉例》、《周禮政要》、《光緒瑞安縣志》等書。

20.據縣志載:安平絲網起源于明孝弘治年間。

21.據《上海縣志》記載,當時有沉香觀音像浮至淮口,時潘允端督漕淮上,奉歸建閣,名為沉香閣。www.9061xoxo.com

22.縣志稱該村為“九河下梢,十年九澇”,歷史上是要飯的多,逃荒的多,打光棍兒的多。

23.據清道光《懷寧縣志》載,源浦寺宋建。

24.按照該縣縣志記載,該縣全境屬黃土梁峁溝壑區,自然條件惡劣,農民一直靠天吃飯,增收緩慢。

25.位于陜西東南部的旬陽縣,因一項“纏訪者進入縣志留‘惡名’”的舉措備受關注。

26.嘉慶《澄海縣志》說,每年廣東“通省稅額征銀四萬三千七百五十兩有奇,澄海以彈丸黑子之地,幾操全粵五分之一,洵瀕海一大都會也。

27.古佛寺歷史始于元代,據宜昌縣志記載,宜昌地區的歷屆佛教協會會址均設立于古佛寺。

28.這場反恐戰爭的事跡也將會在墨玉的縣志上永遠載入史冊,在反恐的歷史上彪炳千秋。

29.據河南郟縣縣志記載,蘇軾生前多次路過此地,“嘗愛郟山形勝類其鄉,遂有終焉之志。

30.據代的民國“磁縣縣志”記載:“彭城之瓷窯可分為兩種:一種為普通窯,一種為巧貨窯。

31.據《民國吳縣志》記載,明嘉靖三十三年,倭寇自太倉入海口進犯蘇州,燒劫于閶門、楓橋一帶,“焚掠殆盡”、“積蓄纖悉無遺”。

32.據郟縣志載,蘇軾“嘗愛郟山形勝類其鄉,遂有終焉之志。

33.早在,諸羅縣志即出現有關*彎山茶的記載。不過,歷來僅有地方人士利用之。

34.郝持經幾個月潤色,一部持論公允、章法規范的縣志成稿。

35.日前,河北海興縣文保所、縣志辦人員對海興縣趙毛陶鎮小曲河村進行文物考察時,發現一處戰國秦漢期間的古遺址。

36.故而立志走訪天下,便覽郡縣志集,尋經世致用之學。

37.清《嘉慶合肥縣志》記載,赤闌橋“在城南,趙宋姜夔留寓處”。

38.記者翻閱了《海城縣志》,發現當地山上盛產質地細膩的白土,該土由正長石分解而成為硅酸礬土,有黃、白、紅等顏色,而白色的為最好。

39.唐大爺的這段往事,是分水的茶客你一言我一語傳開的,不知瀘縣志里有沒有記載,但唐大爺是離休干部這件事,卻一點也不假。

40.從遂川縣志中得知,遂川縣西部山區群眾歷來有捕鳥獵食的習慣,當地人認為此地有條“千古鳥道”。

41.寧國縣從明正德以來修志凡十次,但保存下來的縣志僅七部,至上世紀代末半個世紀輟修,致使邑乘荒白,大量珍貴資料湮沒。

42.手捧古香古色的《樂安縣志》,“八怪”之一李方膺躍然眼前,他于夏日行走曠野,實地勘察一方熱土,冬夜燈下殫精竭慮,披沙瀝金,成就了一部經典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