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吐蕃贊普死,李治派遣右武衛將軍鮮于匡濟持皇帝書信前往吊祭。
2.墓志中提到太平公主對于上官婉兒的死很哀傷,并派人去吊祭,出了五百匹絹。
3.明太祖朱元璋特遣專使吊祭奢香,同時敕建陵園、祠堂于洗馬塘畔。
4.次年,吊祭屈原的群眾性紀念活動--端午節龍舟競渡,便在汨羅江下游誕生。
5.臺塑創辦人王永慶告別式今日在桃園縣長庚大學舉行,馬英九特別前往吊祭。
6.“監察院長”王建煊則未到場,由“監察院秘書長”陳豐義率員代表吊祭。
7.名大學生身著漢服吊祭屈原。
8.時任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曾來此吊祭孫中山先生。
9.各地趕來吊祭的有多人,送殯的車子千輛,披麻戴孝者人,大將軍何進也遣使出席。
10.海協會副秘書長鄧子超、海旅會秘書長劉克智到第二殯儀館吊祭罹難者,隨后前往醫院探望傷者。
11.堅持到山伯的墳前吊祭。
12.及尚首揭竿,向之吊祭,侯封所及,誓死固辭,此特矯情干譽之為,有識者固已齒冷矣。
13.這位曾出使金國吊祭微宗的名宦兼名儒,屈居祠宦之后,曾在武夷山一帶吟哦著文,為武夷山理學名山增添了瀟灑的一筆。
14.合郡文武鄉官都前來吊祭,披孝誦經,擇日安葬已畢,高公就在墓旁草廬中茹素獨眠,以盡子道。
15.據墓志記載,唐睿宗下詔安葬上官婉兒,該墓系太平公主游說唐睿宗修建,并強調“太平公主哀傷,遣使吊祭,賻贈五百匹,詞旨綢繆”。
16.前日本首相海部俊樹搭機來臺,他表示,這次訪臺最主要目的就是吊祭已故前“行政院長”李煥。
17.其后尚喪與太傅馬日?喪俱至京師,天子嘉尚忠烈,為之咨嗟,詔百官吊祭,拜子瑋郎中,而日?不與焉。
18.秋來時,去撿拾落葉與落花去吊祭秋,在他們的墓冢上寫挽歌迎冬,讓冬去遺傳秋的悲劇。許達然
19.他的親屬早早就到了,迎送接踵而來的吊祭者,年屆八十的泰國中華總商會*席鄭明如博士來了,中國駐泰新任大使張九桓、參贊胡小蘭一行也專程趕來了。
20.馬英九和家人前往吊祭馬鶴凌。
21.我們是專程來吊祭先生的。
22.一百多名將士拼死搶回張將軍的遺骸,當靈柩經過宜昌時,全市下半旗,民眾前往吊祭者超過人,可歌可泣!
23.吊祭不至,精魂何依?必有兇年,人其流離。
24.文成公主去世后,吐蕃王朝為她舉行隆重的葬禮,并和松贊干布合葬于雅隆瓊結王墓中,唐遣使臣赴吐蕃吊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