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前奉皇考敕旨,令伊管理吏部、刑部事務,嗣因軍需銷算,伊系熟手,是以又諭令兼理戶部題奏事件,伊竟將部務一人把持。
62.是一個少年官人,因仇家誣枉,失了宜職,只求一關節到吏部辨白是非,求得復任,情愿送此珠子。
63.可是,我寫小說的時候就碰到一個問題,天天讓他在戶部或吏部衙門里坐著,天天替皇帝看折子,未免太沒有意思了。
64.內調吏部以后,與李敬玄先后典掌銓選年,“甚有能名,時人是為裴李”。
65.易,為司徒胡國珍所拔,自太尉記室超遷吏部郎。
66.這時,吏部尚書王永光請求皇帝,讓韓一良點出具體人來,究竟誰做得過分,誰送他銀子。
67.照《明會典》所說,吏目三年一考,三考滿后可由吏部選官。
68.因復告吏部,捉得首惡者,送郡笞責,始漸安。
69.從此以后,和官運亨通,一直做到內閣首輔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御前大臣、內務府總管、吏部尚書、戶部尚書、步軍統領、京城九門提督等軍政要職。
70.后來宦官殺憲宗立穆宗,韓愈被召回朝,歷任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職,政治上較有作為。
71.不久改任吏部文選司主事凡三年,天性孝友。
72.王世充僭號,署少吏部,頗親近用事。
73.國忠之黨翰林學士張漸竇華、中書舍人宋昱、吏部郎中鄭昂等,憑國忠之勢,招來賂遺,車馬盈門,財貨山積;及國忠敗,皆坐誅滅,其斫喪王室,俱一時之沴氣焉。
74.吏部尚書元暉賣官鬻爵,皆有定價,大郡,次郡,下郡,其余授職亦有價。
75.英宗復僻后,石亨,徐有貞,等封爵賜官,兵部尚書于謙,吏部尚書王文被殺。
76.下面小官,不能一概由皇帝簡任,還歸吏部銓敘,這還算是中國歷史上直傳下來的一種法規,清代皇帝也沒有廢得了。
77.鄭顥后歷官刑部侍郎、吏部侍郎等。
78.每年十二月,由宗人府、吏部派員在保和殿將一年封、襲爵人數增登于皇冊,存者朱書,故者墨書。
79.葉愛卿,朕今日會先行審閱,明日即可批復于吏部。
80.待丁憂期滿,吏部銓選時稱已無空缺,只能到工部任了一名主事。
81.淄博周村萬家村是明清畢姓兩代尚書府第及明朝吏部尚書萬安之祖籍,從村中留存至今的明清古建筑中,仍能感受到當時的名門望族景象。
82.臣建議,撤去他巡撫之職,再押回京師,交由吏部與大理寺議處,然后公示此案,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