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即是君臣又是摯友,江東雙杰,周郎與孫郎,總角相交,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別。
2.二月饒睡昏昏然,不獨夜短晝分眠。桃花氣暖眼自醉,春渚日落夢相牽。故鄉門巷荊棘底,中原君臣豺虎邊。安得務農息戰斗,普天無吏橫索錢。杜甫
3.至于先天之罡星,與本來主人相親相愛,君臣一心,并行不悖。
4.劍乃百兵之君,刀不過是臣子,什么是君臣佐使你難道不懂嗎?
5.“君臣不信,則百姓誹謗,社稷不寧;處官不信,則少不畏長,貴賤相輕;賞罰不信,則民易犯法,不可使令”。
6.一時間刀槍林立,殺氣沖天,惱怒的風雨軍戰士對著尼國的君臣虎視眈眈,嚇得廳內的達官貴人們紛紛瑟瑟作抖,不知所措。
7.大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必行,計必從,禍福共之。周瑜
8.一葉舟輕。雙槳鴻驚。水天清、影湛波平。魚翻藻鑒,鷺點煙汀。過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重重似畫,曲曲如屏。算當年、虛老嚴陵。君臣一夢,今古虛名。但遠山長,云山亂,曉山青。蘇軾
9.如果對臣不給臉色,不加恩禮,追問細小過失,還希望君臣同德一心,關系融洽,是很困難的。
10.中藥的配制講求的是君臣佐使,講求的是配伍之道,同樣的藥材,不同的配伍方式,都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11.聽說醫家配藥除了講究君臣佐使外,還需要一味藥引子。
12.先圣乃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圖畫乾坤,以定人道,民始開悟,知有父子之親,君臣之義,夫婦之別,長幼之序。于是百官立,王道乃生。
13.同歷國難、同行軍伍、同為囚友、同受膻腥之苦——如此君臣誰可離間?忠勇丁一長在帝心;厄難處,英雄只。
14.天地昭昭,如斯之悅,何物已覆,錦匿甚多,吾心所望,乞君憐之,如應吾心,愿為君臣……甘為汝摘花,甘為汝盤發,甘為汝……覆天下。滄海·鏡
15.藥分君臣,相輔相成,相生相克,畏者有十九,反者有十八。朝小誠
16.君臣上下,以禮為本;父子上下,以恩為親;夫婦上下,以合為安。上不可以不正,下不可以不端。上枉下曲,上亂下逆。
17.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察其寒溫平熱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義,嘗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方書以療民疾,而醫道立矣。
18.明父子君臣夫婦昆弟朋友之節,知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以事父母,以和兄弟,以睦族黨,以交朋友。
19.和者,致祥之道:君臣和則國家興盛,父子和則家宅安樂,兄弟和則手足提攜,夫婦和則閨房靜好,朋友和則相互維護。
20.早期和中期的楚國君臣比較注意律己和節儉,關注民間疾苦,因而形成了某種政清人和的局面。
21.m繡像及崖山險峻形勢圖、崖山之戰簡介等,陳列有關資料和皇帝碗、唐宋時崖山古窯的陶瓷片、宋末君臣在行軍中的食具等文物。
22.宜輔以正道,勸以義方,輯睦我君臣,協和我兄弟,勿令自致嫌疑。
23.聚精會神:會:集中。原指君臣協力,集思廣益。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24.蕭氏君臣決策歸命者,意欲去危就安。
25.漢文師心不學,變古壞禮,絕父子之恩,虧君臣之義;后世帝王不能篤于哀戚之情,而群臣諂諛,莫肯厘正。
26.朝鮮君臣為日人播弄,執迷不悟,每向王前煽動,王亦深被其惑,欲離中國而獨立。
27.君臣一夢,千古空名;但遠山長、云山亂、曉山青。
28.“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家無二主,尊無二上,示民有君臣之別也。
29.唉!她與我此刻君臣有別,海角天涯,現在五個月了吧?她還好嗎?臨走時,靜軒說:她被李暮青盯上了。
30.在封建社會中,君臣定分,廉遠堂高,等級制度是極為森嚴的。
31.晚唐五代的鄭衛之音、流靡之變太低俗,南唐君臣的亡國之音太哀傷,都不適合大一統王朝的時代氣氛。
32.(三綱之義,乃起于禮別尊卑,始于夫婦,終于君臣,共貫同條,不可偏廢者也。
33.生當唐玄宗與唐肅宗之世的王維,雖然與玄宗、肅宗父子均具君臣關系,但這兩位皇帝對待王維的態度卻是頗有區別的。
34.臣雖設詞慰藉,而俄之君臣,懷憾難消,此其難四也。
35.父子之間要相親相愛,君臣之間要有適當規則,夫婦之間要有內外之別,長幼之間要有尊卑秩序,朋友之間要有誠信。
36.“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作為傳統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其本身的含義系君臣、父子之間各謀其政、各盡其職,從而實現國家的秩序與和諧。
37.到了后期,太平天國君臣猜忌,禍起蕭墻,終于導致了它的失敗。
38.芮靈清頭疼的揉了揉太陽穴,而后調笑道,還怪模怪樣的行了一個君臣之禮。
39.如果知道艱難而君臣兢兢業業地工作,國家就一定會興旺發達,這不近于一言興邦了嗎?
40.君臣上下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余年之基。
41.下面就這“君臣佐使”四位一體療法做一個簡單介紹。
42.這陰氣比外界的還要濃烈精純三倍,雖然不如吸納煞靈石來得更快,但勝在煉制時采取了君臣佐使之道,因此更加的安全。
43.唉,還不是那件傳聞,惹得我們君臣幾個夜不成寐啊。
44.若夫失之毫厘,則差若千里,覆軍殺將,勢不逾息,可不懼哉!故有患難,君臣旰食而謀之,擇賢而任之。
45.如果這一切都是真的,那么請珍惜這一世的君臣無悔。花香蘑菇
46.父子有親,君臣有交,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
47.事情不成,所有罪名,全賴在賢弟身上,與他無涉,我等雖是草寇,也該知個君臣父子,天理人情。
48.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
49.張叔夜是從東宮出去的人,趙桓作太子時,張叔夜身為太子左庶子,君臣朝夕相對,講古論今,吟詩唱和,極為相得。
50.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君臣如父子,要像臣子孝敬皇上般孝敬父親;父子如兄弟,要像愛兄弟一樣愛父親。愿卿家謹記。爸爸節快樂。欽此!
51.因過你國倒換關文,見你君臣出榜招醫,是我大施三折之肱,把他相思之病治好了。
52.自古以來君臣上下爭權謀利,有智者勞心勞肺,無智者當牛做馬任人宰割,強吃弱,弱逼搶,官官相護。
53.太宗又命駕將臨之,司空玄齡以上餌藥石,不宜臨喪,抗表切諫,上曰:朕之此行,豈獨為君臣之禮,兼以故舊情深,姻戚義重,卿勿復言也。
54.藩國的文學多為藩國君臣所作,藩王的文學審美觀念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55.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
56.各藥之間君臣分明,共奉舒肝解郁、結消腫之功效,既符合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又符合西醫理論。
57.當時正是大唐開國之初,無論君臣,都在拼命地抖擻精神,就像我們這里評定職稱之前一樣。
58.而在傳統文化中,君臣父子的劃分,都表達人性和理性是不具有普遍性的。崔衛平
59.民知畏法,而無禮義;于是中圣乃設辟雍庠序之教,以正上下之儀,明父子之禮,君臣之義,使強不凌弱,眾不暴寡,棄貪鄙之心,興清潔之行。
60.皇上!奸臣當道,國將不國,臣今日寧肯一死以報圣恩,也絕不能壞了我朝君臣綱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