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辛棄疾
122.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荊軻
123.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駱賓王
124.狼牙山五壯士同敵人周旋到最后一刻。
125.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126.壯士心是箭,為君射斗牛。
127.牙叉鎮的一名女隊員告訴記者,“我們是難得的放松,參加比賽也是讓我們壯壯士氣,真的很開心。
128.府兵的的修為本來就比亶家的親軍要弱了許多,再加上甲子也沒想到亶家的家將能做到壯士斷腕的壯舉,竟然不理那些被圍的親軍,只圍攻外圍。
129.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王安石
130.菊花乃“花中四君”之一,他錯過了春暖花開的春天,錯過了綠意盎然的夏天,待到百花凋落的秋天,他迎風招展,展開美麗的花瓣。不管是風吹雨打還是各種災害,他依然挺著腰,有一種壯士的精神。
131.人生五十年,往事恍如夢幻。有生亦有死,壯士復何憾。織田信長
132.“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哥們,雖然上班像上戰場,但是,下班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祝幸福快樂!
133.木棉花總讓我想起壯士斷腕,與生俱來的烈性容不下一點猶豫、怯懦,她混身著火似的顏色,本來就不是為了自憐自艾,面對自己的生命,她也敢當刺客的。簡媜
134.山下日本*子的叫囂聲,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狼牙山五壯士表示,寧死也不投降,毀掉武器后,他們從山頂上跳了下去。
135.手臂的主人卻不好過,獸齒尖銳無比,猛噬之下,皮開肉綻,大量的鮮血,噴泉般地涌出,還虧得是這條手臂特別結實,否則當場便要壯士斷腕。
136.因積重難反,中國教育改革需要一只強有力的手來推進,而且改革者必須有壯士斷腕、舍身取義的氣概。
137.手握三尺青峰,我破門而出,趁其不備,砍在了黃巾壯士的后背上。
138.建黨年的喜慶里,讓我們永遠銘記:狼牙山五壯士、劉胡蘭、黃繼光,董存瑞……所有英雄烈士的名字,因為烈士活著或犧牲都永遠是民族的脊梁!
139.也練級、也打怪,也和MM談戀愛,還和BOSS比酷比帥,鐵馬金戈將軍膽,俠骨柔腸壯士懷。
140.來到軍營物資部給處,只見一名穿著千總衣甲的人躺在地上,從他身上流出來的血,將地上的土壤全部染紅,旁邊站著十幾個穿著黑色外套的彪悍壯士。www.9061xoxo.com
141.刺客樓派刺客聶氏兄弟前往刺殺,折其羽翼,斬其幫兇,卻又惹命運作弄,兄弟反目,壯士斷腕,終殺身成仁。
142.這一年來,臨湘市從治超的“落后分子”轉變到“先進分子”,這源于政府高瞻遠矚,狠抓治超的決心,壯士斷腕的勇氣,為了臨湘的環境和形象,治超勢在必行。
143.壯士不惟武藝精,懸河瀉水圣師傾。
144.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145.壯士臨陣決死哪管些許傷痕,向千年老魔作戰,為百代新風斗爭。慷慨擲此身。華羅庚
146.一心慶祝六十年,二岸大家盡開顏。三山雖然早推到,四海塞聽亦枉然。五湖落定開放曲,六方會談譜新篇。七屆全會進世貿,八一壯士保平安。
147.壯士們在交通壕里一直戰斗到和日軍拼刺刀的階段,沒有任何人退縮,全部壯烈殉國。
148.看你也是饑寒至身不顧廉恥,才出此下策……小柔,給這位壯士留點糧食。
149.淞滬會戰中,謝晉元率部堅守四行倉庫時,童子軍冒著槍林彈雨送來三大車慰勞品,女童子軍楊惠敏孤身一人泅渡蘇州河,向“八百壯士”獻旗。
150.這就是后來被人們稱頌的狼牙山五壯士,七連也因此獲得“狼牙山五壯士連”的殊榮。
151.當時兩個壯士,各使一桿大戟,斗到三十余合,不分勝敗。
152.姥爺一字不識,自不能運籌帷幄,也沒有參加八百壯士守四行這樣青史標名的戰斗,但抗戰就是靠著他這樣的無名小兵打勝的。
153.紅塵事,莫回首,一入江湖萬事休,壯士扼腕將軍哭,烏飛兔走不可留。
154.狂奔的野獸尋找著壯士的刀,美麗的飛鳥尋找著牢籠,青春不羈之心尋找著毒色的眼睛。我呢?何其芳
155.鳳九瞧著燕池悟一抽一抽的瘦弱肩背,不盈一握的纖細腰肢,水筍般的手指頭,道:“小燕壯士。”。唐七公子
156.寥寥數語,既是佛教大乘又有壯士一去不復返之意之內,三人茫然不解,其中定有深意,且等兩天後俟塵文大師親臨再作道理。
157.聚奎塔下凌云志,對策平臺壯士懷。
158.從這個意義上說,重慶如果真的用如此力度調控房價,則無異于“蝮蛇螫手,壯士解腕”,相當于主動放棄既得利益,需要非同一般的勇氣才能做到。
159.劉子秋是疾惡如仇的性子,他倒要好好問一問這位父母官,憑什么縱容楊家!那縣令抬頭看到劉子秋不覺一愣,旋即拱手說道:“在下袁天罡,敢問壯士高姓大名!”。
160.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方鉤連。
161.狼牙山五壯士的浩然正氣必將與日月同輝,與天地共存,他們的故事將永垂不朽、流芳百世!
162.猗使嵩還鄴復命,干沈吟未決,施乃率壯士百余人入鄴,助守三臺,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