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洪秀全與李自成的農民軍一樣,開始時“代表農民利益的運動遲早也會變質,而他必然會做到漢高祖、明太祖的藏弓烹狗的德政,可以說無例外的。
2.太祖朝,令諸軍毋得食肉衣帛,營舍有粥酒肴則逐去,士卒有服繒彩者笞責之。
3.后梁太祖朱溫有妻;后唐莊宗李存勖有妻;后晉高祖石敬塘為一夫一妻;后漢高祖劉知遠為一夫一妻;后周太祖郭威有妻。
4.相傳,太祖皇帝問鼎中原,初分天下,便把國土分為九大州,分與九個皇子統領,皇子之下再分封士大夫等人,史稱州系。
5.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廢除相職,從此“士”在朝廷上便失去了一個權力的凝聚點,即使僅僅是象征性的。……黃宗羲說:“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廢丞相始也”。余英時
6.皇藏嶼在省內小有名氣,相傳明太祖朱元璋曾躲避元軍追殺在此處藏身幾日。
7.明朝建國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在遵奉“武治禍亂,文致太平”原則的基礎上,設國子監,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培養人才。
8.北尹開國之前這里叫桃州,嚴太祖將桃州立為國都,取‘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中的華字命名,改為華都。
9.這我知道,江湖還有傳聞,鬼谷子前輩化身黃石公,收張良為徒,傳其奇門遁甲行兵布陣之術,太祖高皇帝得其輔佐,這才奠定我大漢江山。
10.恩,是太祖皇帝和中山王徐達下棋的故事吧?
11.會太祖討衰潭于南皮,以書招松,松舉雍奴、泉州、安次以附之。
12.柴進,滄州橫海郡的貴族,精通武藝,人稱柴大官人,江湖上又喚做小旋風,乃大周的嫡派子孫,因祖上陳橋讓位有德,宋太祖特賜丹書鐵卷。
13.耳后,大周皇朝初定,周太祖卻舍武求文,大肆啟用文人輔政,那些曾經和他一起打天下的武將幾乎都被他杯酒釋兵權,封了爵位后給涼到了一邊圈養。
14.根據史料記載,剛開始有人告訴朱元璋他家的祖陵在句容通德鄉朱家巷,朱元璋信以為真,即“命筑萬歲山,有司修砌路,太祖躬臨拜祭”。
15.明初國力強盛,自明太祖朱元璋之后,無論是一代雄主朱棣,還是朱棣之后的仁宣二帝還都能嚴格執行祖宗成法。
16.當陸沉鐘的警世轟鳴過后,神陸大地上只剩下一片殘垣斷壁,擎太祖良木珌戡定禍亂,混一四海,建立起遼闊的大擎王朝。
17.不惜一口氣砍掉十二顆御史的腦袋,強行下詔將太祖柏鄉命名的長青山更名為金山。
18.《明太祖實錄》卷七六洪武五年十一月壬申條。
19.二明成祖繼位后,遵循明太祖的遺緒,對海外諸國仍實行羈縻政策,鼓勵他們派遣使者入明朝貢。
20.看趙玨在襄陽招兵買馬,屯糧積草,他潘昱便也眼熱心饞,蠢蠢欲動了是吧?趙玨那是太祖皇帝嫡派血脈,正宗的皇室貴胄,朕的同裔兄弟,朕讓他三分著呢。
21.除劉邦外,南朝宋武帝劉裕,南唐烈祖李昪,南沛縣歌風臺朝齊高帝蕭道成,梁武帝蕭衍,后梁太祖朱全忠等都是徐州籍。
22.善戰者無赫赫之功!一如當年某朝太祖的伐山破廟,不論什么牛鬼蛇神,除非能飛升到另外的空間去,否則只要無法脫離人間,任誰都沒有進行反抗的余地。
23.當年太祖杯酒釋兵權,老侯爺石仁靜放下兵權,然后把爵位傳給兒子石安順,就悠游于山水之間,這一去,卻是一場好機緣。
24.當年英明神武的魏太祖武皇帝曹操,做的那個三馬同槽夢,真的應驗了。
25.早在洪武定內侍官制時,明太祖下詔規定太監不可過百人,專職供灑掃、給使令而已,不可引為耳目心腹。
26.明太祖朱元璋有些著急,決定自上而下整治一下這揮霍浪費的吃喝風,只是一時難以找到合適的時機,經過冥思苦想,他終于想出了—個好辦法。
27.太祖投其所好,竟找出失傳已久的名劍斷水、流光相贈,赫連越丈夫行事怎肯平白虧欠于人,欲要不收實在心痛難舍,欲要收了高位厚祿又嫌麻煩。
28.的確,世人眼中的太祖長拳不過是一門基礎武學,名過其實。
29.孫策轉斗千里,盡有江東,聞太祖與袁紹相持於官渡,將渡江北襲許。
30.他當皇帝時,中了宋太祖的反間計,將手下的猛將林仁肇鴆殺了,自壞長城。
31.宋太祖頒布了“盜竊律”以后,就采取殺雞駭猴的辦法,先懲辦了商河縣的李瑤。
32.大秦源于西方小國陳氏,百年前秦太祖蕭軒,崛起草莽,推翻陳朝暴政,隨后數年南征北討,連滅周邊數十小國,疆域擴張,國勢強盛,漸漸已不弱于東方諸國。
33.術前為呂布所破,后為太祖所敗,奔其部曲雷薄、陳蘭于灊山,復為所拒,憂懼不知所出。
34.自宋太祖開國以來,為開言路,即準許諫官風聞奏事,且可不負言責,尤其對于執政的宰相,是一種制衡作用,免其專擅奪權。
35.而這個太祖制度,就跟洪武時貪臟六十兩就要剝皮實草的制度一樣——誰若是到了嘉靖朝還拿這個當成鐵律看,那只能說是圖樣圖森破了。
36.王武聽了一會便意興闌珊,這個評書中的楚太祖與自己所知道的項少龍性格迥然不同,儼然成了一不解風情的面具式英雄,原著開篇的香艷情節亦被刪汰全無。
37.嗯!我們周家跟隨太祖轉戰南北多年,但周家的影響力太大了,前前后后總共有兩個元帥、兩個大將、三個中將,現在全都在眼前這片墓地里躺著。
38.明太祖深知“武定禍亂,文治太平”這一封建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
39.獨孤羽北宋初期杰出人才和軍事將領,化名石守信幫助太祖趙匡胤打下大宋江山,沒有等到論功封賞,卻等來了杯酒釋兵權,回家后郁郁而終。
40.太祖皇帝一統江山,他未來得及參與,不能像劉伯溫那樣封侯拜相,大明朝安邦定國,四海升平,他空有抱負,卻是郁郁不得志。
41.北宋王朝是一個崇尚文教的時代,開國之初,宋太祖就定下了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的祖宗家法【www.9061xoxo.com太祖造句】。
42.李景隆之父為李文忠,是明太祖的外甥,與燕王為姑表兄弟,李景隆算起來與建文帝同輩份,此人根本是個紈袴子弟,只會空讀兵書,從不曾領兵。
43.明太祖為了隱瞞逼死俞通海的真相,曾親自到俞府假哭了幾聲,還追封俞為孫國公,洪武三年又改封為虢國公。
44.吳桓王基之以武,太祖成之以德,聰明睿達,懿度深遠矣。
45.當那宋太祖開國以來,傳至真宗皇帝朝代,海不揚波,烽火無警,正是太平時節。
46.太祖下鄴,文帝先入袁尚府,有婦人被發垢面垂涕,立紹妻劉后。
47.我皇考太祖高皇帝,當元末亂離,群雄角逐,披冒霜露,櫛沐風雨,攻城野戰,親赴矢石,身被創痍,勤勞艱難,危苦甚矣。
48.數月,復來圍邢,時太祖大軍方討兗、鄆,未及救授。
49.太祖黃袍加身,返回沐京后,即至崇元殿行禪代禮。
50.宋代建國之初,繼承后周世宗雄略遺緒的太祖太宗兄弟對于重振華夏聲咸,拓展國勢,原是頗具自信的。
51.單于身自臨陳,太祖與交戰,遂大斬獲,追奔逐北,至柳城。軍還入塞,論功行封,封疇亭侯,邑五百戶。遼東斬送袁尚首,令“三軍敢有哭之者斬”。
52.明太祖朱元璋作為大明王朝的開國之君,在對待道家思想和道術治國事務上有著自己鮮明的特色。
53.庭審中,林怡君以宋太祖的戒石銘“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十六字箴言,諷刺阿扁的貪得無厭,要其要有公仆的良心。
54.現在的皇帝是周太祖的長孫郭顯榮,年號明軒,已經在位了。
55.這太祖皇帝金口御言,因這一句話,從此此刀便得名繡春,后因李繡春在元大都說唱之時有“血淚美人”。
56.上承太祖開國之緒業,下啟大清一統之宏圖,馬踏大明,留頭不留辮,留辮不留頭,漢民皆為我奴!
57.大涼王朝地處西荒,面迎十萬大山,大涼太祖就是打敗了十萬大山中的翼山首領翼王才建的國。
58.天子或諸侯去世時,由太祝把各宗廟的神主請到太祖廟里,這樣做是表示列祖為國喪而聚會,這是禮規定的。
59.趙德昭被北唐的子民瘋狂的頂禮膜拜,被譽為是北唐繼太祖趙庭訓之后最有能力的君主,是北唐最有希望一統天下的千古一帝。
60.太祖遣從事相繼勞問,遺以龍鳳劍、斗雞紗,委令制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