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造句,契丹造句大全

1.李致果有令,逐北營步卒只需鼓噪而進,用打草驚蛇之計,把契丹游騎驅(qū)趕出山林既可。

2.所以臣以為,皇上可派大將一員統(tǒng)領(lǐng)第第第十六及近衛(wèi)軍列陣渭水便橋,先挫敵鋒,而后與之議和,歲賜之金帛若干,契丹畏威懷德,自當引去。

3.雨點般密集的箭矢挾著巨大的沖勢摧山攪海般掃過契丹騎兵,沖在前面的契丹騎兵受到致命的攻擊,紛紛載倒在護城河邊。

4.因此,自以為是天子之相,雖然說現(xiàn)在當是大宋的官,但其實和大宋朝若離若即的,倒是和契丹遼國有些親密,大有獨立國家的趨勢。

5.一鎮(zhèn)節(jié)度使日理萬機,定州又是處在契丹人南下的要沖之地,孫方簡日日都要防備契丹人南下,確實也沒空來理會他一個小小的親軍侍衛(wèi)。

6.維翰勸帝推誠棄怨以撫籓鎮(zhèn),卑辭厚禮以奉契丹,訓卒繕兵以修武備,務(wù)農(nóng)桑以實倉廩,通商賈以豐貨財。

7.我是豬狗也不如的契丹胡虜,自今而后,你不用再見我了。

8.契丹人武備廢弛,和駙馬說得沒有兩樣。

9.盧龍節(jié)度使趙德鈞邀擊契丹,北走者殆無孑遺。

10.經(jīng)日本太平洋大學烏拉熙春教授的翻譯和考證,耶律玦乃契丹始祖迪輦鮮質(zhì)可汗第八代孫,由此初步認定該旗是大契丹遙輦氏的發(fā)祥地。

11.最不濟最后將罪名推給西夏或者契丹身上,本王爺生榮死哀,他們升官發(fā)財,可謂皆大歡喜。

12.依靠無人企及的天賦,以及氣蓋山河的悍勇,獨戰(zhàn)上千名契丹軍。

13.后又東敗契丹于阜新,一時聲威大震,膺服塞外,在他和他老子伊利可汗以鐵騎經(jīng)營和征戰(zhàn)下突厥人日漸強盛,大有一統(tǒng)草原之勢。

14.在契丹,我待在太子身邊,手頭受賞賜的奇珍異玩數(shù)不勝數(shù),倒不是眼高見慣,是我真不待見這等方物。

15.北宋年間,鋒火連年,兵慌馬亂,矢石之難,兵連禍結(jié),赤地千里,人們是多么希望偃甲息兵,休養(yǎng)生息啊!女真族與契丹,大宋三者互相交界。

16.五代時期,后晉大將軍李存審在武遂東二十里,夾瀑河筑南北二城,號“得勝”與后宋相距,后失陷契丹

17.迷糊間,契丹感覺一股清涼的液體流入喉嚨,一種說不出的舒暢感讓他的腦袋清醒了很多,這才發(fā)現(xiàn)遞給他水的是一個大猿族的小猿人。

18.玄宗時期,契丹“歸化”人口的大量存在,與唐朝政府的極力招納和扇惑政策密切相關(guān)。

19.院子外面有十幾個契丹兵正在大車上裝糧食和包著財物的包袱,把牛羊系在大車的周圍,神閑氣定的好象自己在搬家,沒有一絲搶劫別人東西的羞愧和慌張。

20.其時李雍正率文武百官迎接原突*厥附庸國,突*厥降唐后轉(zhuǎn)向唐朝俯首稱臣的契丹部落聯(lián)盟首領(lǐng)之子耶律畢扎所率的使節(jié)團。

21.司徒翔云以破釜沉舟的氣勢,餓虎攢羊般殺入契丹騎兵陣中,勇不可擋,殺人猶如砍瓜切菜。

22.我們中很多人對于契丹族的印象,或許還停留在金庸小說中喬峰助耶律洪基平息叛亂后受封為南院大王,騎馬射箭、飲酒吃肉的景象……

23.好!都是硬掙猙的漢子,我們要為死去兄弟姐妹報仇,用契丹人的鮮血告慰她們的在天之靈!以血換血,以牙還牙。

24.喬峰是契丹人;段譽是刀白鳳和段延慶一段孽緣的結(jié)果;虛竹更奇,是少林寺方丈和葉二娘的兒子。

25.契丹從東面來襲,要翻越崇山峻嶺,契丹人就不能騎馬了,然后再轉(zhuǎn)向南面,來攻慕田峪內(nèi)支城的南城門。

26.今契丹南侵,天下洶洶,英雄豪杰固當乘時自奮。

27.楊逆蒙先帝及今上看重,授其王爵,何等的榮耀富貴?不料其包藏禍心,陰結(jié)契丹,侵我大晉,罪不容赦!

28.契丹無道,陵轢我疆域,奴隸我人民,屢加無名之師,我不得已拒之,蒙天之佑獲,殄滅之,惟王許我和親,結(jié)為兄弟,以成世世無窮之好。

29.這些步卒大都是騎兵的雜役以及奴隸,契丹步卒衣甲不整,蓬頭垢面,袒胸露背。

30.王忠嗣、李白掃平突厥、吐蕃、契丹的叛亂,功蓋天下,為何蒙受“龍韜”。

31.車臣人是北高加索土生土長的民族,語言屬于高加索語系達格斯坦語族;而契丹人的語言顯然應(yīng)該屬于阿爾泰語系。

32.在大陸上,倘若一個被稱為神靈磨難者的人到了八歲,體內(nèi)契丹還未曾衍化,那便表示他與武道無緣,只能做一個平平凡凡,碌碌庸庸的普通人。

33.如果我的猜測沒錯,靺鞨、回鶻、室韋和契丹族的首領(lǐng)在這一次攻城戰(zhàn)中會選擇遲疑觀望的態(tài)度。

34.五百名契丹騎兵翻身上馬,揮動手中的圓月彎刀,殺氣騰騰,馬背上的英雄氣蓋山河。

35.天京城的士兵好像對此早有準備,凡是束手就縛的契丹人,一律灌兩勺米粉,塞一個肉包,栓一副鋼絞絲拇指銬,押到后陣看管起來完事。

36.陛下屢敕臣承奉契丹,勿自起釁端;其如天道人心,難以違拒,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37.契丹使瀛州刺史劉延祚遺樂壽監(jiān)軍王巒書,請舉城內(nèi)附。

38.安祿山前后十余度欺誘契丹,酒宴之時酒中放莨菪子,預(yù)掘一坑,待其昏醉,斬首埋之,皆不覺死,每度數(shù)十人。

39.在被后晉那個兒皇帝石敬瑭割讓給契丹人后才改的名字。

40.燕云十六州,一個多么沉重的稱呼,一個對中原王朝來說是多么重要的地方,結(jié)果就這么輕易的被石敬瑭那個兒皇帝送給了他的契丹人老子。

41.我的研究方向轉(zhuǎn)到了契丹文字釋讀方面。

42.皇族耶律氏的分化是對契丹族部落聯(lián)盟時期遺留下來的舊傳統(tǒng)的有利沖擊,也是對舊有的貴族政治格局的改造的過程。

43.這次奚族勾結(jié)了室韋、松漠契丹一部,還有一些??的零散部落,以及突厥殘部,一共有近十萬頂帳篷啊!現(xiàn)在他們的前鋒已經(jīng)到了黃水邊上,眼看就要渡河。

44.桑維翰攜石敬瑭書信出使契丹,遞上奏表,遼太宗耶律德光大喜,石敬瑭所提之是盡皆應(yīng)允,約言整兵五日,舉六萬雄兵南下相助,以信炮為號。

45.欲俟斯庫所蓄滿三五十萬,即遣使與契丹約,茍能歸我土地民庶,則當盡此金帛充其贖直。

46.南討契丹多阻難,建牙松漠臨潢川。

47.在座的突厥、回鶻、室韋、契丹、首領(lǐng)無不動容,每個人都不覺想起了恒州城那場令人無法忘記的鐵血鏖兵。

48.杜重威是晉帝石敬塘的妹婿,石敬塘當年把幽云十六州拱手送給契丹人,還向契丹人自稱兒皇帝,他這個妹婿同他一樣都是沒有骨氣的人。

49.并且,也正是由于契丹騎兵軍事活動中所需的特殊氣候環(huán)境,還催生了其“主動”南進中原出征作戰(zhàn)時必有“季節(jié)性選擇”的特殊戰(zhàn)略則規(guī)。

50.三關(guān)——宋與契丹分界的三關(guān)指淤口關(guān)、益津關(guān)、瓦橋關(guān),一說無淤口關(guān),代以草橋關(guān)。

51.北宋對契丹歸明人的安置措施既受到歸明人出身背景的影響,也受到北宋與遼國關(guān)系的影響。

52.初,杜重威既以晉軍降契丹契丹主悉收其鎧仗數(shù)百萬貯恒州,驅(qū)馬數(shù)萬歸其國,遣重威將其眾從己而南。

53.我們契丹人各個都是好漢,連酒都喝不得,還算英雄么,難道大哥這神豹隊徒有其名,卻都是些不善酒的巴嘎亞?

54.兩宋時期,在西北地區(qū)活動的吐蕃、回鶻、契丹等民族建立了自己的政權(quán)。

55.契丹的國書上是怎么說來著?

56.儒學在遼境內(nèi)的流傳加倍擴大和深化,其所提倡的忠孝節(jié)義等漢族封建傳統(tǒng)道德觀點,也慢慢為契丹人所認同,成為全社會的道德標準。

57.兵火之馀,府庫殫竭,民間困窮,而契丹征求無厭。

58.又聽說你數(shù)度壞了契丹人的奸謀,殺過好幾個契丹的英雄人物,那么我們先前‘養(yǎng)虎貽患’的顧忌,便成了杞人之憂。

59.出發(fā)前,楊業(yè)設(shè)計讓主帥潘美在陳家谷口布陣埋伏,等他把契丹兵誘到這里時前后夾攻。

60.他首先在營州制造缺糧的輿論,并故意讓被俘的唐軍逃跑,唐軍統(tǒng)帥曹仁師見—路上逃回的唐兵面黃饑瘦,并從他們那里得知營州嚴重缺糧,營州城內(nèi)契丹將士軍心不穩(wěn)。

分頁閱讀: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