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新社會,男女平等,在婚姻問題上,婦女過去所處的“嫁狗逐狗”的附庸地位已經徹底變了。
2.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在實現馬丁路德金的種族平等夢的道路上的另外一個問題是高等教育。
4.瓊在參加爭取婦女平等權利的運動。
5.雖然上帝沒有這么做, 可我們在精神上依然是平等的。
6.需要人人平等的法規。
7.而正義 、 平等的價值觀念賦予羅馬人以訴權。
8.所謂我們 “ 承認 ” 了數量的不平等,這不是出于誤解就是想蠱惑人心。
9.中國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政治權利。
10.尊重,是一種修養,一種品格,一種對別人不卑不亢、不仰不俯的平等相待,一種對他人人格與價值的充分肯定。
11.在人民中國男女的權力平等。
12.平等者之間無 統治權,這是國際上不容爭辯的一項法律格言。
13.信奉平等者不宜成為教土著人的教師。
14.列寧只要土地和生產資料的私有制繼續存在,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民中的“自由和平等”就只是一種形式。
15.-- 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財產權利。
16.我們被洗了腦,認為人人都是平等的。
17.平等和互惠是友誼的兩個標志。
18.我想這個世界有著太多的不平等,我需要耐心和寬容,不能夠去另眼看待別人,我明白我已經不小了,我總該在最黃金的時段做一斜有意義的事吧!
19.我的靈魂里有很多地方玩世不恭,對人傲慢無禮,但是它有一個核心,這個核心害怕黑暗,柔弱得像綿羊一樣。只有頂平等的友愛才能使他得到安慰。你對我是屬于這個核心的。
20.她看得很清楚,她并沒有受到平等對待。
21.想獲得平等竟如此困難,原因在于:我們只想與上司共享它。
22.梵行法不可得故。三世法皆空寂故。意無取著故。心無障礙故。所行無二故。方便自在故。受無相法故。觀無相法故。知佛法平等故。具一切佛法故。如是名為清凈梵行。
23.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則天下無事。懷慈悲心,做慈悲事,則心中太平。
24.所有的人生來都是平等的。
25.無產階級平等要求的實際內容都是消滅階級的要求。任何超出這個范圍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謬。
26.住房與教育方面的種族不平等現象讓黑人深受傷害。
27.哈佛是否應該鼓勵人們關注世界不平等現象?
28.兩年前, 不, 一年前跟她完全是平等的。
29.種族平等委員會告誡各家機構不要心存歧視。
30.你和她的地位平等 嗎 ?
31.他把目前政府提倡平等權利的舉措稱為“徹頭徹尾的偽善”。
32.所謂不加權,是指對計算指數所包括的全部數值的重要性一律平等看待。
33.有平等就不會有戰爭。
34.幼苗在一定的光照和水分條件下平等地進行競爭。
35.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
36.在兩個獨立的行政機關設立平等的專家評價的代價也會很大,甚至會起阻撓作用。
37.核心問題在于女性應與男性享有平等的就業機會。
38.對一個有優越才能的人來說,懂得平等待人,是最偉大、最正直的品質。
39.中國堅決主張世界各國一律平等。
40.我們平等地相愛,因為我們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41.不論是縱橫千里的大國,還是彈丸之地的小國,國際地位都是平等的。
42.家庭教育應當由經驗教育人向科學教育人轉變,由片面注重書本知識向注重教育孩子怎樣正確做人轉變,由簡單命令向平等溝通轉變。
43.與本區域的傳統價值一脈相承,你們深切關注公平和平等。
44.農村居民收入的區域不平等問題表現得尤為突出。
45.從遠處眺望那佘山的美景,只見那連綿起伏的山峰,像一個個手拉手兒的小朋友排在那兒。那一座座山峰,都十分友好,十分平等,誰也不孤峰突起,好像誰也不愿脫離集體,誰也不盛氣凌人似的。
46.我對他說出這種婚姻是多么不平等。
47.承認沙俄通過不平等條約侵害中國的歷史事實。
48.第三部分抒發了勃朗特姐妹在小說中對平等和自由的渴望。
49.我們將探討達到這雙重目標前途徑,這就是,既能在經濟上獲得較迅速的增長,又能在分配上較為平等。
50.一切的一切都開始于相互尊重,人是有感情的動物,需要平等和民主與理解和信任。
51.對于修養,伏爾泰說:“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不同的不是出身而是修養。”阿密埃爾說:“人要正直,因為在其中有雄辯和德行的秘訣,有道德修養的影響力。”。
52.一些經濟學家把這些結果當作平等主義的一大論據。
53.堅持原則,秉公辦事;品行端正,廉潔自律;善于學習,勇于開拓;平等待人,樂于奉獻。
54.奧林匹克大家庭的所有成員在組織上是獨立的,在地位上是平等的。
55.聯合國為促進落實婦女平等權利做些什么?
56.他們有一個國家 —— 一次選票, 每個人有一個平等的選舉權。
57.朋友之間第一是理解,第二是平等。
58.采訪對象屬于各行各業,地位有高有低,面對不同的對象自身要有一個正確的定位,比如采訪弱勢群體不應高高在上,對待領導干部則要做到不亢不卑,在記者主體與采訪對象間用語言首先建立起一種平等的語境。
59.我們是平等的,我不是無情的機器。
60.我們一向認為國家不分大小, 應當一律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