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然,他們是悖謬的民眾。
2.痛恨宋儒疑經改經之悖謬,毛奇齡強調詮解經義必以實據為憑他嚴格地遵循以經證經的論學之方,而且還兼采諸子百家以及后儒之說以為旁證。
3.聰明穎雋之士,或恃才兀傲,久而悖謬乖張,使人不敢向邇者,其勢可以乞食。
4.當我們在感性論中引入了“意義質點”的概念時,“物自體”這一概念的悖謬就顯得一目了然了。
5.太十七穌回答說,唉,不信且悖謬的世代!
6.但在現今中國哲學界,既認為斗爭哲學是悖謬,但同時依舊把斗爭性視作矛盾的根本屬性,這樣的問題應引起重視。
7.由孤獨于人的悖謬,王安憶領會到生存的悖謬。
8.他的文化療救宏圖,也由此摻雜了種種悖謬、乖離和陷阱,因而是消極的和不徹底的。
9.耶穌說:噯!這又不信又悖謬的世代啊,我在你們這里,忍耐你們要到幾時呢?
10.綠藍悖論是信念接受理論中出現的一種悖謬狀態。
11.法律的制訂是為了懲罰人類的兇惡悖謬,所以法律本身必須最為純潔無垢。孟德斯鳩
12.認為劉恪先鋒小說的語言有一種狂歡化的灑脫,沖破了理性的、穩固的、線形的文藝語言模式,通過將夢幻與現實交疊在一起的超現實手法,展現了生命與存在的荒誕與悖謬。
13.悖謬性結構詞語,其語義認知基礎是詞的“不可能特征”,具有合語法而悖于認知原型的語義結構特點。
14.摘要綠藍悖論是信念接受理論中出現的一種悖謬狀態。
15.在這種情形之下,悖謬性思維方式在卡夫卡的頭腦中也就根深蒂固了。
16.悖謬狂亂,至于此極!惜見此之晚,留以待他日,弗使此種得漏網也。
17.也許,我們每個人的心底里都想過別人的日子,這就是這個世界的根本悖謬所在。格非
18.好在嗜殺的雍正倒還清醒,認為“其荒唐悖謬,至于此極”,否則岳鍾琪很可能因為“后人”的身份沾光不成,反而掉了腦袋。
19.文化的發展有著自我悖謬的特征,而我們時代的文化特別能夠表現出前進性的渴慕與保守性的宿命之間的糾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