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一面想,這既無閉關自守之操切,也沒有開放門戶之不安:是很合于"中庸之道"的。
2.清政府也擔心他操切從事,“激成大禍”。
3.甲午戰爭后發生的戊戌變法,實質就是明治維新的中國壓縮版,只是更為操切和急迫。
4.但目前規制未備,民智未開,若操切從事,徒飾空文,何以對國民而昭大信?故廓清積弊,明定責成,必從官制入手。
5.操切間若其人難以御制,以至有礙社稷。
6.父王年事已高,王兄雖然野心勃勃,但有些事情的處置上未免有些操切了。
7.大哥行事也太過操切,我與龍兒已吃過晚膳,不必勞煩大哥再去買!
8.對于思想工作,千萬不可操切從事。
9.浩然,我可以給你相機行機的權力,但你要切忌莽撞操切!
10.曹操切斷袁紹的運糧之道,袁紹的軍隊便不攻自破了。
11.當事大臣先之以操切,繼之以畏葸,遂遺宵旰之憂。
12.這種“嚴”,表現在某些黨員領導干部身上,就是嚴苛嚴酷、作風霸道,獨斷專行、說一不二,“自恃其清而操切凌轢人”。
13.朱副隊,如此訓練是否太過操切?同志們畢竟知識普通民眾,我覺得還是循序漸進些,離著安排我們上前線,應該還有點時間。
14.是啊,明日再說不遲,事關三哥傷勢,切不可操切行事!
15.祝季奢這才感到后悔,剛才過于輕視對方,言語操切了點,讓對方握住了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