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始皇時期,嬴政實施暴政,焚書坑儒,毀壞了大量文學典籍。
2.學習確是件困難的事,但不怕不會,就怕不學,有誰生下來就是文學家,任何一件事情都要經歷一個過程,學習同樣如此,在學習的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多,但如果不經歷這樣的磨練,學習就失去了意義。
3.文學作品應當能使讀者不僅從作品所說的事情中,而且從述說這些事情的方式中,得到快樂;否則,就稱不上是文學。
4.人們最高精神的連鎖是文學,使無數弱小的心團結而為大心,是文學獨具有力量。文學能揭穿黑暗,迎接光明,使人們拋棄卑鄙和淺薄,趨向高尚和精深。葉圣陶
5.文學就像爐中的火一樣,我們從人家借得火來,把自己點燃,而后傳給別人,以致為大家所共同擁有。
6.張博士的確是個博古通今,滿腹珠璣的學者,在文學界里享有盛譽。
7.文學使思想充滿肉和血,它比哲學或科學更能給予思想以巨大的明確性和說明性。
8.如果兒童任意地讓自己不論去做什么而不去勞動,他們就既學不會文學,也學不會音樂,也學不會體育,也學不會那保證道德達到最高峰的禮儀。德謨克利特
9.對于古典文學,我們要去粗取精,辯證對待。
10.社會向文學提供素材,文學向社會提供規范。
11.對站在面前的文學巨匠,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
12.對于文學中表現重大題材的問題,我們不能淡然處之,必須給予高度的重視。
13.岳飛是我們的民族英雄,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應學習他精忠報國的精神,在戰場上可以臨危不震,靈活運用的卓越指揮才能和他的文學造詣以及他正直,簡樸,愛國愛民愛兵的良好精神和品質。
14.他愛好現代文學,尤其喜愛魯迅雜文獨樹一幟的風格。
15.好的文學作品應該是獨出心裁。
16.人只有靠眼睛才上升到天上;因此理論是從注視天空開始的。最早的哲學家們是天文學家。天空使人想起自己的使命。費爾巴哈
17.政治家說:"書是時代的生命";企業家說:"書是致富的信息";文學家說:"書是人類的營養品";學生們說:"書是不開口的老師";迷惘者說:"書是心中的啟明星";探索者說:"書是通向彼岸的船";奮斗者說:"書是人生的向導";急于求知者說:"書是饑餓時的美餐"。
18.張老師酷愛文學,讀了很多中外名著。
19.白玉蘭由于花朵的潔白如玉,深受人們的喜愛,在文學作品中有很多描寫白玉蘭的詩句,如:“素面粉黛濃,玉盞擎碧空,何須瓊漿液,醉倒賞花翁”等。
20.但在商務農田中人,能略講文學的,要算他三個是工力悉敵了。
21.他閱讀了古今中外許多文學名著。
22.即使是丹青高手,也難以勾勒出父親那堅挺的脊梁;即使是文學泰斗,也難以刻畫盡父親那不屈的精神;即使是海納百川,也難以包羅盡父親對兒女無私的關愛…
23.人民文豪魯迅的雜文,深刻尖銳,在現代文學史上獨步一時。
24.有如語言之于批評家,望遠鏡之于天文學家,文化就是指一切給精神以力量的東西。愛默生
25.如何定義"文明"?人類所創造的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二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
26.俄國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說:“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
27.文學總是預示生活。它不是模擬生活,而是按照自己的目的塑造生活。
28.我們必須繼承一切優秀的文學藝術遺產。毛澤東
29.爺爺畢生致力于民間文學的搜集和整理,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30.音樂產生新的、更加細膩、更加復雜、因而更加危險的刺激,而文學則要澄清紛亂復雜的刺激,把它上升為意識,加以凈化,從而賦予它人性。音樂是感官生活的成倍增加。而文學則壓制感官生活,把它引向更高的層次。
31.我長大了要做一名天文學家,探索宇宙的奧秘。
32.作為一個文學家,他的看家本事是創造美。對于他創造出來的美,有些人看得出來,有些人看不出來。而那些看出來的人就把它當成了一個接頭暗號,以此來辨認審美上的同道。
33.愛看書的青,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書,即課外書……譬如學理科的,偏看看文學書,學文學的,偏看看科學書,看看別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這樣子,對于別人,別事,可以更深的了解。
34.熱愛可以創造奇跡。如果我們熱愛登山,我們可以不顧旅途的危險與勞頓,勇往直前;如果我們熱愛文學,我們可以廢寢忘食,夜燈長明;如果我們熱愛高考呢?那么,一切都將變得簡單而和諧!
35.司馬遷學會選擇了堅強,創作了史記;班超學會選擇了英勇,穩定了西域;魯迅學會選擇了文學,引導了人民;***學會選擇了革命,建立了新中國。
36.我的家鄉除了風景如畫、環境優美外,神秘的三星堆、古老的龐統祠、文化悠久的孔廟、清代文學家李調元故里、傳統和現代相結合的石刻藝術墻等名勝古跡,每年都吸引了很多很多中外游客來德陽觀光、游覽。
37.戲劇文學的語言要求明朗動聽,瑯瑯上口,清亮入耳。
38.文學創作必須從生活出發,而不能向壁虛造。
39.文學的衰落表明一個民族的衰落。這兩者走下坡路的時候是齊頭并進的。
40.每一個時代的文學,都有新的手法。誰來創造這種新的手法呢?就是那些認真研究了生活的人。而不是認真研究了各種文學作品的手法,就可以創造出一種新的手法。
41.沒有思索和悲哀,就不會有文學。魯迅
42.文學力圖給事情蒙上一層舒適的、令人高興的光,而詩人卻被迫把事情提高到真實、純潔、永恒的領域。文學尋找安逸,而詩人卻是尋找幸福的人,這與舒適相去十萬八千里。
43.歷史有三種不同的任務,[造句網]我們可以稱為科學的、想象的或推測的和文學的。
44.優美的文學盡可擱在一邊,讓他自然發展,不必去推波助瀾。
45.陳景潤是舉世聞名的數學家,魯迅是舉世聞名的文學家。
46.當文學變成半是商品半是藝術的時候,就會繁榮鼎盛。
47.只有人越來越墮落,文學也就一落千丈。
48.對于外國的科技和文學藝術,全盤接受和一概排斥都是錯誤的,要神仙中人,這才是正確的態度。
49.只要人越來越墮落,文學也就一落千丈。
50.文學之知識乃是學問之門禁。
51.文學對人民的發展多多少少總會有所影響,在歷史運動中多多少少總會起重要的作用。
52.對于文學作品的欣賞,應該口誦心惟,細加體味,才能領略其妙處。
53.自從有了當作家的理想,他就與文學結下了不解之緣。
54.對文學工作的渴望基本上是個人的一種自然的、健康的愿望,他想用文字來表現和描繪人們的內心生活和外部生活的無窮盡的、形形色*的現象,借此達到與人民群眾的結合。高爾基
55.我酷愛民歌……它們是歌曲王國中的流浪兒,誕生在文學的碧樹叢中,生于綠蔭遮蔽的僻徑上。
56.文學是社會現象經過創造過程的反映;反過來,社會要受到文學的創造性的影響被塑造。社會向文學提供素材,文學向社會提供規范。郭沫若
57.任何文學,要不把完善道德、理想和有益作為目的,都是病態的、不健康的文學。
58.讀政治書,以養大氣;讀業務書,以養才氣;讀文學書,以陶冶情操;讀史書,以使己明智;讀諸子百家,以思圓行方。
59.學習專看文學書,也是不好的。先前的文學青年,往往厭惡數學、理化、史地、生物學,以為這些都無足輕重,后來變成連常識也沒有。魯迅
60.《三國演義》、《西游記》、《紅樓夢》,都是令人百讀不厭的古典文學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