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政造句,朝政造句大全

1.我已調查清楚,朝政大權落到了韋后手上,原來發動政變恢復唐朝的功臣、宰相張大人,也被他們貶官驅逐,太子李重俊也被韋后殺掉了。

2.而且如今朝廷中皇帝疏于朝政,邊關將士只能羅雀掘鼠!我們無力扭轉乾坤大局,只能盡力做到自己該做的!

3.愿陛下勤修仁政,求賢輔國,毋肆荒淫,濁亂朝政,毋以祖宗社稷為不足重,人言不足信,天命不足畏,力反前愆,庶可挽回。

4.于時朝政漸亂,貨賄公行,凡當樞要之職,無問貴賤,并家累金寶。

5.有關明中后期澳門葡人幫助明朝政府剿除海盜之事,中外學者歷來爭論不休。

6.因關系到邊境的治亂安危,故明朝政府對于總督的委任較為慎重。

7.‘楊殿邦任事久矣,于朝政無尺寸之功,唯以諂媚迎合帝心。

8.元朝政府在澎湖設置行政管理機構“巡檢司”。

9.帝國主義列強多次強迫清朝政府割地賠款。

10.眼見奸臣當道,攝威擅勢,朝政一天天腐敗,忠直之士無不攘袂扼腕,痛心疾首。com

11.漢高祖劉邦不拘一格的重用人才,在于項羽的對抗中最終功成名就,只是在治理朝政時沒有能夠做到精兵簡政。

12.控制宮城禁衛軍權并進行了一系列人事調整之后,宋文帝又采取措施消滅了輔政大臣,將朝政決策權和荊州軍政大權收歸己手。

13.明朝末年,國力衰微!后金崛起于山海關外,屢屢騷擾掠奪,對明朝政府形成巨大威脅。

14.北宋末年,天下大亂,皇帝昏庸無能,貪圖享樂,揮霍無度,任由奸臣把持朝政,禍害朝綱欺壓百姓。

15.陸官拜北齊侍中,與其子穆提婆把持北齊朝政數年,禍國亂政,終致北齊亡國。

16.景家,東漢開國功臣,沿襲至今,代代有人杰,朝政之上,多有結黨,不動則已,一動驚人,自是無人愿意交惡。

17.這個明朝享國時間最長的皇帝,廟號神宗,實為寓貶于褒,是說他神龍見首不見尾,隱居深宮數十年,不見朝臣,不理朝政,致使到萬歷末年,國家的官吏已經缺了一半。

18.豺狼野心潛包禍謀,卑侮王室,敗法亂紀,坐領三臺,專制朝政,爵賞由心,刑戮在口,所愛光五宗,所惡滅三族。

19.傳統海洋開發在官民互動中不斷前行,通過對兩灣開發歷程的比較研究,呈現出王朝政策下海洋開發的異同。

20.東漢末朝,朝政腐敗,皇帝耽于淫樂,文恬武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終于爆發了黃巾大起義。

21.皇太極時期是清朝政權由武治向文治轉變的重要階段。

22.這些京師人以私宅作為辦公地點,不僅不利于朝廷對其工作進行監督管理,而且使朝政信息毫無保密性可言。

23.這種德望的本身表明了一種新的價值觀念的形成,表現了六朝政治社會發生了一種質的變化。

24.國祚傳承數代之后,大周王朝出現了一位昏庸的天子,這位天子終日沉溺于女色,不理朝政,寵信奸佞,弄得天怒人怨,大周王朝江河日下。

25.因此一開始的時候,牧首尼古拉斯成為攝政王,主理朝政

26.拓跋弘成為太上皇,但仍參與朝政。

27.紂王沉迷于妲己的美色,荒廢朝政,對她言聽計從,到了“妲己之所譽貴之,妲己之所憎誅之”的地步,酒池肉林、炮烙之刑、比干剖心等皆典出于斯。

28.中法戰爭爆發后,日本迅速調整了對朝政策,嘗試著對中朝宗藩關系的進一步破壞。

29.捻軍是晚清咸同時期活躍在黃淮地區的一支武裝力量,對清朝政府形成極大威脅。

30.腐敗的清朝政府,把大片河山拱手相讓,危害萬民,貽害子孫。

31.丞相李斯加以駁斥,并主張禁止“儒生”以古非今,以私學誹謗朝政。

32.呂獨掌朝政,他任賢使能,信賞必罰,理財節用,積粟訓兵,裁抑恩倖,搜選人材,大開諫路,總攬群策,使宋室開始復興。

33.朱由檢的哥哥朱由校便是只會弄一些沒有用的奇技淫巧,以至于荒廢了朝政,最后留給他一個爛攤子。

34.我也不是做官的料,再說當今朝政渭濁,奸佞當權,即獻以忠心赤膽,亦無疑屬擔雪填井。

35.后來韃靼因為抄掠漢地,被但是非常強大的金朝政權擊潰,王汗的克烈部落和成吉思汗德蒙古部落趁機徹底滅絕了韃靼部落,把男子都殺死,女子非給下屬為奴隸。

36.于是,“帝始服袞冕,朝饗萬國”,這才正式主持朝政,也開始親自動筆起草詔冊。

37.神策軍中尉是唐代中后期宦官最為顯赫的職務,其職權通過典領中央禁軍而不斷延伸,逐步侵奪宰相的議政決策大權,進而把持朝政,最終形成宦官專權的局面。

38.興平乃是朕的股肱之臣,朕怎么不會相信呢?只是你剛才說的世家外戚把持朝政,卻有點危言聳聽了。

39.太學生鄭隆慣作詩詞譏訕朝政,此人不可不除。

40.天后朝政出多門,國家控制在奸佞之人手里,用人之道恰似小兒買瓜,不擇香味,只選肥大的;當今朝廷用人好比淘沙取金、剖石采玉,都能得其精粹。

41.這個混蛋胡亥每日里只知道‘放歌縱酒泡妞’,根本不曉得‘國計民生朝政’甚至最基本的年歷都不記得,你妹的,皇帝當到這樣,也是一種境界。

42.宋朝政治體制的主要特點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加強,體現在職官制度上,有五大特點,即中央集權、皇帝集權、百官權力分散、重文輕武和軍事上內重外輕。

43.馬士英等以擁戴有功,起用閹黨余孽把持朝政,與史可法、高弘圖等東林余黨針鋒相對,埋下了彼此傾軋,動蕩不安的火種。

44.和他的父親一樣,在處理完朝政的空隙,他也經常來崇圣寺拜佛。

45.會場氣氛頗為熱烈,同盟會員、青年學生和軍人“議論滔滔,風發泉涌,慷慨激昂”,一致要求孫寶琦立即宣布山東獨立,推翻清朝政府。

46.原來中國歷史上對三光還有另外一番解釋:范仲淹批評朝政,主張寧鳴而死,不默而生,一生被貶放三次。第一次送行,朋友們說,此行極光。第二次,朋友們說,此行亦光,最后一次說,此行尤光。他笑答,仲淹前后三光也。

47.御史謝景溫秉承王安石之意,上奏神宗,以試題“謗訕朝政”的罪名彈劾蘇軾。

48.金蒙為疥癬之疾,然廟堂之上,我朝政務松馳,吏治敗壞,兵備荒廢,應大力整敕。

49.周幽王本來就是一位昏庸之王,他寵信了一位貪財圖利而又善于逢迎、能說會道的大臣主持朝政,導致民怨鼎沸一。

50.雷瑨關于“明神宗有三十年時間怠于朝政,其原因正在于此”的說法并不是憑空臆斷。

51.事實上,任何一個帝王,即便他昏聵無能,朝政昏暗,可在天下人的眼中,他仍然是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天子,這種思想在這個時代的人心中是根深蒂固的。

52.為報答圣恩,為臣愿以身許國,肝腦涂地,在所不辭!朝中賢臣文學,濟濟一堂,可輔佐朝政;邊關良將勁卒,聲遏行云,可保衛江山。

53.他見朝政多闕,禍亂相尋,乃建言刺史太守,由賂得官,刻剝百姓,乃致離叛,應急選清名重臣,出任牧伯,剿撫兼施,方可削平世亂等語。

54.一個文弱書生,眼見朝政腐敗,于是棄文從武,一片誠忠,化成野心。

55.皇上于開嘉靖新政之時曾說‘時移世異,變法亦宜’,如今事過境遷,換個人來掌朝政也未嘗不可。

56.蔡興宗自以職管銓衡,每至上朝,輒為義恭陳登賢進士之意,又箴規得失,博論朝政

57.朝政日非,致人心思亂,盜賊蜂起。

58.彼時明朝政經凋敝,主昏臣庸,遼東耗費大量軍餉,而官吏又大肆貪污盤剝,苛捐雜稅壓得民不聊生,農民起義此起彼伏。

59.紂王自進妲己之後,朝朝宴樂,夜夜歡娛;朝政廢弛,章奏混淆。

60.從前有一個皇帝,整天不理朝政,只顧尋歡作樂,朝里奸臣得寵,忠良受害,鬧得國家貧窮交加,百姓怨聲載道。

分頁閱讀: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