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自古以來,賢人失志,貧士失職就是說不清,訴不完的話題。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杜甫,詩窮而后工。安意如
62.早在唐朝詩圣杜甫的詩中就有“充腸多薯蕷”的名句。
63.水浪洶然四起,是要將富商們肉墩墩的嘴臉窺個究竟呢?還是牙齒癢癢,恨不得一口吞沒了這一船老小!杜甫在風吼浪嘶中留下了不亞于“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寫實詩句。
64.第二種觀點與第一種類似,但對黃庭堅的推崇趨于極端,以為黃雖學杜,但后來自立門戶,不再依傍前人,其成就足以與杜甫比肩并驅。
65.以忠實寫實的杜詩中,十分清楚反映了成都杜甫草堂所在環境特征。
66.杜甫是我國著名的詩圣。
67.邊緣焦慮是杜甫人格構成的重要因素。
68.杜甫懷著憂國憂民的心情,寫了不少喚醒世人的詩歌。
69.杜甫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之評,李白是屈原之后我國最為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
70.姜海寬說,杜甫把李白當做摯友,對李白的才能很欣賞,稱贊說“白也詩無故,飄然思不群”,“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71.當然,遺山詞宗唐最為成功的地方表現在他對杜甫詩歌的接受和融化。
72.杜甫的詩中確有不少石破天驚的警語,發人深思,也令人嘆服。
73.還有隨著學術研究的深入,學界對杜甫單篇七律作品進行分析的文章等。
74.杜甫的《三吏》、《三別》等詩作,不只是作者悲天憫人情感的宣泄,還表現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75.求一首英文古詩,李白杜甫的靜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76.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都曾登臺游覽,吟詩題詠。
77.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唐杜甫。
78.中華詩國,詩人萬千。偉哉杜甫,詩中圣賢。人品詩品,齊驅并駕。
79.杜甫用大部分時間來射飛鳥、逐走獸、呼獵鷹,縱橫山林間www.9061xoxo.com。
80.蕭辰羽從掃帚掩影邊撿起水藍飯卡,不怒反笑地編湊杜甫遺詩成句道:落井下石尋處有,人生仗義古來稀,這不是找到了嘛。
81.屈原死了,杜甫死了,民間疾苦不聞了;李白死了,東坡死了,文人傲骨不見了;更不幸是魯迅,匕首投槍閹割了。
82.李白與杜甫的友情,可能是中國文化史上除俞伯牙和鐘子期之外最被推崇的了,但他們的交往,也是那么短暫。相識已是太晚,作別又是匆忙,李白的送別詩是:“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余秋雨
83.杜甫的《石壕吏》言猶在耳,“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國民黨的末日指日可待。
84.李白和杜甫在我國文學史上占有特殊的位置。
85.三是杜甫個人的主觀努力。
86.杜甫雖一生抑郁,晚年更是“老病孤舟”,但其年輕時也曾“裘馬輕狂”地漫游吳越、齊趙、梁宋。
87.真正使杜甫流芳百世的是他的愛國思想。
88.渭北,李白在江東,杜甫看見了暮云春樹,觸景生情,就引起了甜蜜。
89.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前兩句形容花色紅,柳絮素。后兩句謂日色漸長。春色淡遠,唯聽鳥雀調嗽,無人來往,獨有柴門而已。唐杜甫。
90.為了紀念詩圣杜甫誕辰年,由詩歌報月刊、詩歌報網站主辦的“紀念詩圣杜甫誕辰年暨中國詩歌先鋒論壇”在河南省鄭州市隆重開幕。
91.月亮里有我們每個人所留念的故鄉,不論你身在何處,飄零何方。于是,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于是,杜甫道;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于是,張九齡言: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92.對他們好,令他們相信在世上并不孤單,便足夠了。對著他們流露悲憫的眼神,不會令你變成杜甫,而是挑撥他們自卑的過客。林夕
93.杜甫寫的有些詩歌和飲酒有關。
94.李白詩“呼兒拂幾霜刃揮,紅肥花落白雪霏”,杜甫詩“無聲細下飛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蔥”講的是同一種美食,它是:B。
95.例如,杜甫能夠寫出“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詩句,這是受杜甫對當時社會的深刻的理解所制約的。
96.武侯遺祠,古碑蒼然,丞相英名存宇宙;杜甫草堂,曲徑通幽,詩圣情懷震環球。
97.他們二人在干謁時段上有長短差異,在對干謁結果的認識上亦有所不同,但他們事干謁時都承受著巨大的心理負荷,然而無論怎樣李白和杜甫在入仕心態上都是積極的。
98.古人論房。孔子:漲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曹操:何以購房,唯有按揭;李清照:房價,怎一個貴字了得?杜甫:安能排得房號萬千,使經濟適用房者盡歡顏。
99.他常與康有為扶乩問吉兇,乩語中先是顯現出杜甫的詩句“落花時節又逢君”,接著又出現了李白的詩句“江城五月落梅花”。
100.杜甫草堂是成都最著名的古跡之一。
101.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杜甫為我們描寫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馬,傳神地展現了馬的強勁豪邁,讓人有一種馬鳴風蕭蕭之感。
102.杜甫詩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真是天造地設的對工,可謂鬼斧神工了。
103.杜甫的“文章憎命達”,韓愈的“不平則鳴”,歐陽修的“詩窮而后工”,都是廣為人知的名言。
104.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譽為“詩史”。
105.“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其實是寫了“鷺序”。
106.杜甫學界普遍認為,杜甫誕生于河南鞏縣之南窯灣。
107.春天像一位調皮的孩子,一會陽光明媚,一會兒細雨如絲。那雨輕輕、柔柔的,像牛毛、像花針,悄悄地潛入人間,潤綠了小草,潤紅了花朵,潤開了人們的笑臉。正應了杜甫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108.學生們在《春詩聯誦》中品味李白、杜甫等傳誦千古的佳句,在課文劇《將相和》中感受藺相如謙虛、寬容的美德,在快板“三字經”中領悟如何做人……
109.“為求一字穩,耐得五更寒”,好的譯者還需要像詩圣杜甫那樣具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精神與毅力。
110.杜甫在成都住的是茅屋。
111.杜甫故里那是不是還可以燒香的啊?
112.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萱草:一種古人以為可以使人忘憂的草。此句說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唐杜甫。
113.比如杜甫,就留下“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蜒款款飛”,“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牽風翠帶長”等名句。
114.杜甫草堂是一座紀念館。
115.杜甫川唱來柳林鋪笑,紅旗飄飄把手招。
116.唐代雖有不少著名詩人,但恐怕只有杜甫能和李白分庭抗禮吧!
117.何況憂國憂民根本不是詩人的事。憂患意識乃是閉鎖性的落后意識。多講藝術吧,少談政治吧,寧效李白之飄逸,勿學杜甫之沉郁。你看人家李商隱的無題諸篇,多妙!流沙河
118.尤其令人不忍的,災荒如此,糧課依然,縣衙門捉人逼拶,餓著肚納糧,賣了田納糧,讓人聯想到杜甫筆下窮兇極惡的“石壕吏”。[造句網]
119.憶童時讀杜甫所詠嘆的《石壕吏》,輒為之掩卷太息,乃不意竟依稀見之于今日的事實。
120.沙上草閣柳新暗,城邊野池蓮欲紅。唐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