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人以有知人之明著稱于世,東漢末年著名隱士。
2.前任督憲是兄弟同門世好,最有知人之明。閣下不以兄弟不才,時加教誨,為幸多矣!
3.再從劉備的知人之明和對諸葛亮的使用情況來看,諸葛亮的治國才能高于他的軍事才能。
4.他極有知人之明,他與高爾基結識后,發現了高爾基是個與眾不同的青年。
5.先生恬淡寡欲,已勝過邀名射利之人百倍,況且先生有知人之明,后世必定傳為佳話!
6.其知人之明,重情厚義,常能以義藩身,又與物無忤,遂得功名始終,今又得了圣主差遣,必不辱使命,與徐真、劉德威收拾了人馬,直奔齊州而走。
7.有兩點我是清楚的:這位牧師說話句句真實可靠;而且他很有知人之明。
8.韓億聽到后,又去見王旦,將李及的事講給王旦聽,并且稱贊王旦有知人之明。
9.嗚呼!吾師講義理學,宗尚考據,治古文辭,謀國之忠,知人之明,昭如日月。
10.中國儒家智德觀的特點在于,它把知或智主要看作是一種人事之智或者說是知人之明。
11.但素有知人之明的虞允文,舉薦過胡銓,周必大,王十朋,趙汝愚,晁公武,李燾等人才,這回卻走眼了。
12.漢高祖劉邦正是因為有知人之明,才能力挫項羽,打下大漢江山。
13.的確是,葛林先生根本沒有知人之明。
14.不要誤解周*來吞聲忍讓,那其實是大智大勇,最有自知和知人之明……
15.臣不敢接此重任,恐怕萬一辦砸了,有失主上知人之明。
16.有一種的東西比才能更優美,更珍貴,就是知人之明。
17.他還是個孩子呀,他還缺乏知人之明。
18.左宗棠對曾國藩的挽聯:知人之明,謀國之忠,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功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
19.今日月重光,正幸得遂初志,若忽然辦事,必累鈞座知人之明,兼以斯年惡性血壓高,于茲五年,危險逐年迫切,醫生告戒,謂如再不聽,必生事故。
20.我一向自負有知人之明!我一向自以為有本領!
21.如今看來,在下倒還算有點知人之明啊!
22.自從我料定曹操要跑得到驗證后,蔡邕頗為信服我的知人之明。
23.正確進行人際交往,需要有知人之明。
24.深摯的友誼是最感人的。若我們想要多得到深摯的友誼,必須多注意自己的做人,不辜負好友們的知人之明。
25.此人甚有知人之明,且重情重義,卻又老謀深算,若不是家中孫子李敬業不知死活的和武則天那個妖人作對,那么李家的傳承,還要繼續下去。
26.蒙古大汗頗有知人之明,以你之能若來投奔,所居之位必在我等之上。
27.IBM的每一位面試官員靠過硬的知人之明,為IBM甄選優秀的人才。
28.有先見之明,是一種智慧。有自知之明,是一種成熟。有知人之明,是一種素養!
29.道廣而不精,存誠而不知閑邪,于以求知人之明,不為邪慝之所欺,必不可得之數矣。
30.寇準作為政治家,卻素無知人之明,觀察人僅停留于直觀表面,而自己對人的喜怒好惡,則每每形于顏色。
31.謀國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譚伯牛
32.臣當時無知人之明,貿然推薦,也有連帶責任,罪不容誅。
33.欲立非常之功者,必有知人之明。
34.閣下既無知人之明,現被眾叛親離,也屬理所當然!
35.除了做事不流于俗蠢之外,就在于她能有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明。
36.我們要能多得到深摯的友誼,也許還要多多注意自己怎樣做人,不辜負好友們的知人之明。鄒韜奮
37.可是如果這樣來理解劉姥姥這個形象,那就太沒有知人之明了。事實上,劉姥姥的為人外樸實而內精明,又有俠義之風。她雖身居山野,大字不識,卻生來有些見識。
38.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也可謂有知人之明,亦有政治家的才干,實為具有精于分析問題的性格。
39.可是如果這樣來理解劉姥姥這個形象,那就太沒有知人之明了。
40.作領導的,要有知人之明,才能用好干部。
41.他剛正廉明,執法不阿,精忠愛國,有知人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