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憲造句,立憲造句大全

61.戊戍變法失敗之后的梁啟超也與康有為分道揚鏢,逐漸放棄君主立憲,而改奉民。

62.從其宣布、發展到失敗的三個階段,預備立憲經歷了多次不同程度的政治妥協。

63.清末預備立憲騙局破產,革命形勢成熟,辛亥革命爆發。

64.其中,立憲是基礎,行憲是重點,護憲是保障,守憲是關鍵。

65.那也不行啊,換了立憲前那就是摸哪砍哪的節奏,聽哥哥一句話,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所謂男女之防不得不申……

66.他們創辦了多種刊物,像《新民叢報》、《政論》、《國風報》,極力鼓吹君主立憲,這一派在體制內深得人心,尤其是在野的士紳階層如張謇、湯壽潛等人。

67.這部分人成為留日學生中的立憲派。

68.但參議院的設立,卻被從武昌來的同盟會領導人譚人鳳認為是立憲黨人篡奪權力,因而被迫解散。

69.上萬名日本學者和研究人員簽名的日本“反安保法案學者會”發表聲明說,國會眾議院強行通過安保法案,是對國民主權的踐踏和對立憲民主的破壞。

70.清末五大臣對歐美、日本進行政治考察是發生的兩件大事之一。五大臣出洋政治考察在晚清十年的“新政”和立憲運動中是一個承前啟后的中介。

71.或以“完全”的立憲面目來取信于民,籠絡人心,緩和統治危機。

72.由傳統集權政體向現代立憲政體的轉換,是梁啟超的憲政理想。

73.還有人要求建立君主立憲政體,以及更多的權利和其他改革。

74.中外臣工見了此旨,無不疑心,以為正值預備立憲,新政進行,忙得不得開交時光,忽有這鬧中取靜、忙里偷閑的間著,朝廷舉措,真是出人意外。

75.立憲法易,行憲政難,憲政建設,茲事體大,思想啟蒙,刻不容緩。

76.江蘇諮議局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出現的具有一定立法權和監督權的地方憲政機構之一,是近代立憲運動不斷發展的產物。

77.日本政府進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憲政體;進行工業化浪潮,這次改革使日本躋身于世界強國之列,也使日本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

78.這一年朝廷新政,除縮改立憲預備年限外,不過是頒行現行刑律;頒行幣制則例,以庫平銀七錢二分為圓是主幣,圓角分厘,各以十進,永為定例。

79.人權與近代民主政治及立憲主義相因而生、相輔相成,內涵隨著人類社會的變遷而有所推移與增益。

80.這國家的政治史是混亂的爭辯和陰謀,現在這個王國總是被人們描述為一個君主立憲制的,有一個無實權的國王的國家。

81.直到一個多月后,立憲會議才在排除了立憲民主黨人的情況下于召開。

82.君主立憲政體借款需經議會同意,因此其借款成本要低得多。

83.《序》中認為,國家已處危亡關頭,立憲的作用,就是讓人民有參政權利,使之共負國家責任。

84.君主政體實際已無實權。它的權力受限于法律和議會。君主立憲制是從的光榮革命后開始。

85.在,清政府提出要在中央籌設資政院,在各省籌設咨議局,清政府頒布《欽定憲法大綱》,規定大清帝國萬世一系,同時宣布“十年后實行立憲”。

86.對于中國這樣一個千孔百瘡的國家,分權化的立憲并不是對癥良藥。

87.憲法應該明記立憲君主國、國家元首、日本未來的國家性質。

88.主張君主立憲的舊官僚譚延闿順風轉舵,響應起義,當上了湖南參議院院長,然后他策動兵變,殺害了焦達峰,自己則當上了湖南都督。

89.立憲民主黨被取締,沒有辦法發出聲音。

90.由于各地要求立憲的請愿訴求越來激烈,慈禧太后同意制定立憲期限表,三個月之后,慈禧太后去世,宣告晚清最后一個“強人”時代的結束。

91.清政府的倒行逆施最終導致了留日立憲派的分化,不少人投身革命陣營,客觀上加速了辛亥革命的成功。

92.白皮書應重點總結立憲、行憲、護憲、守憲方面的進步情況,直面依憲治國、依憲執政面臨的問題和困難。

93.黎元洪親自到國會致祝詞,他希望議員們“一心一德,無黨無偏,以法治為指歸,立憲政之基礎”。

94.事情還要從說起,該年,梁啟超和蔣智由在東京建立政聞社,以圖借助發動和組織一定社會力量來脅迫清政府認真地準備實行立憲政治。

95.可問題是,依據西方國家憲法的規定,現代政府對國會負責,這是現代立憲民主制度下的一個基本原則。

96.清末改良派和清政府分別通過變法維新和預備立憲進行了憲政嘗試,但都以失敗而告終。

97.拿破侖王朝在滑鐵盧戰役中滅亡,雨果在悲慘世界中對這場戰爭做了詳細的描述,一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隨之建立。

98.吏部主事胡思敬上奏,以為君主立憲并不是什么新鮮玩意,只是竊取外國政治體制的皮毛,除了變更體制,惑亂人心,并不能有效解決我朝問題。

99.女王迫于壓力只能屈服,但還是懇求美國人民恢愎夏威夷島君主立憲制,希望美國人民承認自已政府的合法地位。

100.作為清政府“預備立憲”騙局產物之一的咨議局相繼在各省成立。

101.這幫青年組織了開化黨,主張“外結日本,內行改革,聯日排清,脫離中國,宣布朝鮮獨立,實行君主立憲”。

102.立憲派殺害焦達峰、陳作新。

103.通過對布坎南的規則內容及規則形式流變的研究,有利于我們進一步看清布坎南規則理論的困境和烏托邦色彩,有助于我們深入地把握其立憲民主理論的內容實質。

104.官員在談到立憲時所常出現的烏托邦主義與理想主義式的論調,顯示出一種有異于過去的轉變。

105.如今很多史學家都認為他是位開明之士,當年他極力主張君主立憲,也曾向西太后諫言過,但西太后聽后不悅,把他和恭王一起轟下去了。

106.戊戌變法的性質是立憲嗎?

107.當時,武昌起義已經發生,四川同志軍起義也蔓延全省,磅礴的革命形勢迫使端方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轉向拉攏四川立憲派士紳以支撐危局。

108.與其他諮議局相比,順直諮議局在清末籌備立憲活動中表現出了較強的穩健性。

109.留日立憲派的主張相較于革命主張而言,是落后于時代的。

110.甲午戰爭后,這種為立憲派所拒絕的共和主義,被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所接受并傳播開來。

111.欲攘外,亟須自強;欲自強,必先致富,必首在振工商;必先講求學校,速立憲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112.近代自然權利學說的興起,促成了近代憲法的產生,引起了權利憲法化的廣泛立憲運動。

113.載澤回國后,立即成了君主立憲政體的鼓吹者。

114.日俄戰爭中日勝俄敗加速了中國的資產階級立憲運動。

115.在清末立憲運動中,他們作為天津和四川的學生領袖,曾共同為重建現代國體而發動罷課與請愿斗爭。

116.正式君主立憲制,其行政的國家是英國君主,所代表的總督秘書長。

117.英國是君主立憲制民主國家。

118.楊度的政治理想是通過君主立憲,把災難深重的中國改造成可與列強角逐于世界的經濟、軍事大國。

119.當時國會的議題非常明確,就是更改國體,推行君主立憲,在給袁世凱的推戴書中說:元首當視乎民意為從違。

120.晚清預備立憲是中國政治史上鮮有的政治妥協的產物。

分頁閱讀: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