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處世造句,立身處世造句大全

1.這些人道德倫理上的奇行怪癖,正如他們奇特的衣著、荒唐背理的言論一樣,使她覺得非常有趣,但是對她自己立身處世的原則卻絲毫也沒有影響。

2.“志道”之學,指中國古代知識分子自覺地追求儒家的道德境界,并以此作為立身處世的終極價值依據。

3.不愧于人,不畏于天。出自:《詩經·小邪·何人欺》對人問心無愧,對天不存畏懼。即立身處世正大光明。詩經

4.弘揚傳統(tǒng)學經典,立身處世德為先。執(zhí)政為民樹正氣,清廉之風暖人間。志愿服務情無限,心藏大愛天地寬。高歌一曲文明贊,和諧神州幸福年!

5.即胸襟坦蕩,開朗堅定的立身處世原則,不自高自大,不亢不卑,誠實,平等態(tài)度處世待人。

6.百善之中孝當先,廣結良友誠為緣。立身處世知謙遜,成功之道在勤勉。源遠流長傳萬代,中華文明五千年。律己修身學經典,傳承美德慰先賢!

7.所謂誠信,即誠實與守信,她是一種美德一種品質,為我們中華民族世代所信奉。誠信是立身處世的準則,是人格的體現(xiàn),是衡量個人品行優(yōu)劣的道德標準之一。它對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塑造起著不可缺少的作用。

8.它們是先父深信不移和立身處世的信條。

9.立身處世,以忍為上;與人相處,能忍則安。

10.安貧樂道是古代儒家所提倡的立身處世的態(tài)度。

11.人在社會上,立身處世的根本是以誠待人。

12.人在社會上,立身處世應當有個正確的標準。

13.其中有許多圣哲先賢的遺著,已成為傳世經典,他們對社會人生的思考,也被人們奉為立身處世的準則。

14.我們立身處世無時不面臨著對話、交流,但我們往往只聽得見想聽見的話,對異己陌生者總是對立而忽視。我們的言行總是跟同類相互強化;而不能各自表述,尋找存在及發(fā)展之共識,從對立面吸收。在不疑處有疑、對異己者加持是一種文明理性。余世存

15.自此,他的胸憶間必定持載天地,浩瀚無涯;而他的立身處世,也必能更恢宏包容,虛懷若谷。

16.少年不知勤學苦,老來方悔讀書遲。傳承經典修身心,成才之道在堅持。崇尚美德知廉恥,立身處世貴自知。弘揚正氣抒壯志,中華偉大復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