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醫院方面將這一混亂歸咎于一處筆誤。
2.你不用擔心選錯了電話或信件筆誤。
3.那僅是筆誤。
4.打字員在謄寫中出了一個筆誤【com筆誤造句】,把打成了。
5.不好意思,我給你的材料中有一處筆誤。
6.“Too”是筆誤,我原想寫“to”
7.那是筆誤,我的意思是寫九月而不是十一月。
8.口誤或筆誤。違背了我們的意愿。我們為這個意愿感到羞恥。
9.楊桃原產亞洲東南部,晉朝時傳入我國,因其懸掛枝頭而稱為“桃”,又因過洋而來稱為“洋桃”,后因筆誤成為“楊桃”,主產南方而盛產在廣州。
10.弘法大師也有筆誤之時。
11.支票上寫錯的日期是個筆誤。
12.這應是筆誤或者是以訛傳訛,因為習仲勛此時早已離開廣東工作。
13.我的筆誤把理查德寫成了羅伯特。
14.由于粗我經常出現筆誤。
15.有些是筆誤,有些是注解錯誤,也有些是語法錯誤。
16.那是筆誤,我本意是寫日期,而不是星期六。
17.我盡可能的使文章表達清楚和專業,但任可能存在一些筆誤或明顯的bug。
18.我很遺憾將你的名字拼錯了,這是個筆誤。
19.兩書在敘述上顛倒了一下,即使不是傳抄之誤或筆誤,也很難說有優劣之分。
20.這不算是筆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