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潮土、旱地紅壤和紅壤性水稻土為研究對象,探討了長期施肥對土壤腐殖質含量與性質的影響。
2.廣泛分布于我國南方地區的磚紅壤、紅壤以及發育于紅色粘土的水稻土,大多數屬于高固磷土壤。
3.由于紅壤和菜園土的土壤組成和性質存在差別,因此它們對殺蟲脒的吸附特征也不一樣,菜園上對殺蟲脒的吸附強度和數量均高于紅壤。
4.摘要鋁毒是影響酸性紅壤上作物生長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
5.把悶熱裝進冰箱,一片薄荷葉送去清涼;把煩躁吸入空調,一縷清新的風送去舒爽;把驕陽裝入西瓜,一捧紅壤甜個透心涼。夏至要靚啊!
6.研究了在紅壤地區垃圾堆肥的肥效及改土效果。
7.結果表明,施用有機肥能顯著增加旱地紅壤的速效磷含量。
8.海南地處熱帶,地帶性土壤有磚紅壤、燥紅土和山地赤紅壤、山地黃壤等。
9.本文研究了殺蟲劑殺蟲脒在紅壤和菜園上中的吸附。
10.紅壤在較好的林被下自然肥力高,在草被下則礦質養分不足。
11.主要地帶性土壤為磚紅壤,同時還有赤紅壤、燥紅壤、濱海鹽土和水稻土等。
12.紅壤地區長期以來,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導致了嚴重的水土流失,土壤生產力下降。
13.施肥是加速紅壤母質熟化的主要途徑和方法。
14.孩子們帶著孟羅和灰衣男子繞過樹林,來到一處土磊石砌的墻垣腳下,墻垣那頭正是紅壤寨無疑。
15.開展對紅壤丘崗區水量平衡的研究,顯得非常重要。
16.東南紅壤丘陵區水土流失的面積約占土地總面積的。
17.本文研究了紅壤與黃棕壤的粘粒礦物組成與土壤的表面電荷特征。
18.為系統地了解不同施肥制度下各生育期氨揮發損失的程度及規律,采用密閉室法對南方紅壤地區雙季稻田的氨揮發進行了監測。
19.本文為紅壤旱地科學地施用磷肥提供了科學依據。
20.自然土壤有赤紅壤、石質土、濱海沙土、鹽漬沼澤土等。
21.研究了自然封禁條件下亞熱帶地區因水土流失導致的退化紅壤肥力恢復性能與土壤性質的關系。
22.通過土柱模擬氮、磷素養分淋溶試驗,研究了不同施肥處理下磚紅壤氮、磷素淋溶損失特點。
23.本文研究了不同稀土元素在不同濃度水平下紅壤中微生物量的變化規律。
24.本文報道了在不同種植密度下,新銀合歡在酸性紅壤上的飼料產量及莖葉比。
25.在廣東省翁源縣江尾鎮低丘赤紅壤上,對生火炬松人工林的撫育強度、季節和次數進行了研究。
26.紅壤丘崗緩坡地是我國重要的后備耕地資源。
27.探討紅壤地區雙季稻田改制對作物生長及土壤養分變化的影響,為灌溉條件較差稻田種植制度改革提供有效模式。
28.通過模擬酸雨淋溶實驗,分析在不同酸度酸雨淋溶下紅壤中鹽基離子釋放的規律和特點,研究紅壤對酸雨的緩沖機制。
29.最后從土地評價方法中選擇了可用于紅壤質量評價的方法,并簡要綜述了國際上最新的土壤質量評價方法。
30.應用示蹤技術,研究海南花崗巖磚紅壤蕹菜栽培條件下尿素氮的去向。
31.簡述了紅壤丘陵區綜合開發經營治理體制系統構成及其重要性。
32.通過多點田間試驗研究紅壤性水田油菜供肥特性和鉀肥施用量。
33.你是南方的紅壤,我是北方的黑土,你是西部的沙粒,我是海濱的珊瑚,為了一個共同的理想,我們走到一起,八一,祝你我幸福!
34.南方紅壤呈酸性,固磷能力強,磷和礦質元素普遍缺乏,因而牧草高產優質栽培中常需要重施磷肥。
35.但在紅壤地區導致有機物質分解速率差異的土壤性質諸因素中,土壤酸度占主導地位,其次是原土有機碳含量。
36.結果表明,稀土元素在紅壤中的吸附等溫線符合Langmuir等溫吸附式。
37.廣東的土壤分布,具明顯的地帶性,自北到南分布著紅壤、赤紅壤和磚紅壤。
38.以浙江金衢盆地未開墾的荒地紅壤為例,研究了紅壤心土層在逐步風干脫水條件下的結構性變化情況。
39.總結了紅壤侵蝕荒坡地種植留蘭香的主要技術措施,并對其生態、經濟效益進行了分析評價。
40.季節雨林土壤為粗骨性赤紅壤,水熱條件好,有機質等養分含量豐富,陽離子交換量較高。
41.廣東省赤紅壤墾種芒果后,土壤的礦質營養狀況基本上改善不大,地力產量仍然很低。
42.結果表明,兩個剖面土壤的微形態特征明顯不同,而且與同地帶的磚紅壤的微形態特征也有很大差異。
43.磷和砷的專性吸附對磚紅壤表面電荷的影響是很相似的。
44.針對不同母質磚紅壤中氨的揮發損失進行了研究。
45.研究建立土壤資源信息系統,實現土壤資源定位管理,是合理開發我國南方大面積紅壤資源的前提。
46.利用室內模擬土柱試驗研究了紅壤積水入滲及土壤水分再分布規律。
47.植被恢復是紅壤侵蝕區生態恢復與重建的有效途徑。
48.以長汀縣河田紅壤嚴重侵蝕退化地為研究區,通過野外調查和室內分析,探討了不同生態恢復措施對紅壤侵蝕退化地土壤養分的影響。
49.采用自創的“三維坐標容器法”,研究了潮砂土、紅壤土、水稻土對陸稻根系生長發育的影響。
50.發育于玄武巖的紅壤較發育于花崗巖的紅壤富鋁化程度更高,質地更粘重,原生礦物較少。
51.紅壤經水耕熟化作用后各粒級磁化率大幅度下降,粒級間磁化率差異變小,分布曲線趨于平緩。
52.同時表明腐殖酸可提高紅壤和棕壤磷素的利用率。
53.這個土壤標本館展出我國“黃褐土”、“灰化土”、“黑麻土”、“紅壤”等土壤標本,這是他們在收藏的土壤標本中整理出的一部分。
54.采用原狀土柱進行模擬淋溶實驗,比較研究了模擬酸雨和幾種低分子量有機酸對紅壤交換性鹽基的影響。
55.加入黑麥草后,【www.9061xoxo.com紅壤造句】兩種紅壤中的礦質氮含量均開始明顯增加。
56.研究了穩定耕作系統下的不同利用方式的高原山地紅壤肥力變化特征。
57.紅壤的肥力基礎物質的構成特點和作用機理,在一定程度上與土壤中較高含量的游離氧化鐵及其在各粒級微團聚體中的分配不同有關。
58.對偏二甲肼在紅壤土和黃棕壤土中的吸附及降解進行了研究。
59.應用地統計學方法分析了農場尺度的紅壤蔗區土壤表層的土壤速效鉀、緩效鉀的空間分布結構。
60.在雷州桉樹人工林下,兩種類型的磚紅壤由于受不同母質和質地的影響,土壤養分和桉樹葉片養分質量分數有較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