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傳統強調經師人師合一,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韓愈所說的"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都遠遠超出知識的傳遞功能。
2.“經師易遇,人師難遭”,大師應該是經師與人師的統一,是“德才兼備”,是“道德文章,堪為師表”。
3.無形無影仙路難,未經師授莫躋攀。
4.因三公以碩儒經師居官,所以往往要為很小的差錯承擔非常嚴重的責任,以示高節。
5.他在深厚的家學基礎上,精研二十余年,輯錄兩漢經師孟喜、虞翻、京房、鄭玄、荀爽諸家《易》說,并發明《易》理,著《易漢學》八卷。
6.她太任性,做事完全不顧他人的感受,雖經師長告誡,仍是依然故我,我行我素。依然故我造句。
7.她太任性,做事完全不顧他人的感受,雖經師長告誡,仍是依然故我,我行我素。
8.只是她身份敏感,未經師尊首肯豈能自專。
9.我記得曾經師父給我說,這太陽神功和明月神功是相互相成的,只是太陽神功容易成,明月神功很難,很多人都放棄了修煉明月神功,包括我!“逍遙子說道。
10.無如,經師團竟集體去見阿耳基慕和巴基德,要求公正調解。
11.清代經師而工駢文者不一,蓋以嫻于小學聲韻而善儷辭,理有固然者。
12.釋《谷梁傳》者雖近十家,皆膚淺末學,不經師匠。
13.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行千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經師易得,人師難求。
14.經師不如動手。
15.不過,由于前面的敘述,我們知道拒絕就任五經師不是宋濂真正的本意,所以上面的俏皮話,僅僅表明自己并非是自輕自賤之徒。
16.在千百年來的經典的注釋活動中,經師們皓首窮經,誠惶誠恐地追求圣人寄托在經典中的微言大義。
17.不得已而求其次,明師,或可作為一種中間狀態:高于經師、向人師境界邁進的一個階梯。
18.“經師易遇,人師難遭”,高校教師既要授業,更要傳道,不僅要做傳授知識的經師,更要作育人的人師。
19.“守道重醇儒經師人師文運宏開欽北斗,立名遵先哲言教身教士風不變式南邦”。
20.都市青年楊世軒師承神秘宗派,經師門長輩指點,狗膽包天闖入城隍廟瞞天過海,為自己謀取到了一官半職,順利成了神殿的一員。
21.奈何世人感嘆疑惑,經師易遇,人師難遭!此惑非鄰人之苦,乃眾生之惑,究其緣由,昆侖竊以為可以言之從三。
22.《資治通鑒》說,“經師易遇,人師難遭”,我們要求的大學校長應是經師和人師的統一。
23.為人師表,言傳身教并舉,經師人師同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