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朝詩人蘇軾感言“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恰如其分地道出了“中冠”月餅酥松可口的特點。
2.李白、杜甫、李賀、劉禹錫、蘇軾等著名詩人也都欣慕羅浮,留下了許多佳作名篇。
3.定風波蘇軾,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蘇軾
4.蘇軾與辛棄疾的送別詞內容豐富,氣象萬千。
5.當然在所有的贊美聲中,最有名的還是蘇軾在《和文與可洋川園池詩》中的那句:“還有江南風物否,桃花流水鮆魚肥。
6.柳宗元的月餅:無權鳥飛絕,沒錢人蹤滅。品餅蓑笠翁,獨過中秋節!蘇軾的月餅:明月幾時有?舉餅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月餅賣幾錢?
7.在歐陽修的熱情薦引下,蘇軾先后拜見了宰相文彥博、富弼,樞密使韓琦,還與同年曾鞏、晁端彥等相識,結為終生好友。
8.盡管我們一直有文以載道、歌以詠志的文化傳統,但是也不排斥清新幽默的思想表達,古代如蘇軾,近代如林語堂,都喜戲謔笑談,并成為佳話。
9.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
10.前三人的書法,蘇軾豐腴跌宕,天真爛漫;黃庭堅縱橫拗崛,昂藏郁拔;米芾俊邁豪放,沉著痛快,自古以來備受推崇,列于四大家,向無異議。
11.邵氏詠紅葉詩,章鑒著友山房,羅橫送丁明甫,蘇軾飽食溪筍,石湖臥聽灘聲。
12.元豐三年二月一日,蘇軾到達黃州貶所,因為是犯官,沒有官舍住,只得借住在城東南一座名為定慧院的小寺廟里。
13.過了一會,蘇軾意識到氣氛冷場,口中還嚼著肉,含糊不清的說道:阿娘,三日后就是‘荒祝’大典,孩兒一定不讓您跟阿爹失望。
14.王弗聰明沉靜,知書達禮,剛嫁給蘇軾時,未曾說自己讀過書。
15.蘇軾的出世傾向對其詞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16.蘇軾多次遭到貶黜。
17.蘇軾的文學思維是水性的,是自覺地效法于水的。
18.蘇軾在朝為官時清正廉潔。
19.蘇軾在繪畫方面畫墨竹,師文同,比文更加簡勁,且具掀舞之勢。
20.蘇軾是個學富五車的大文學家。
21.這蘇軾字子瞻,一字和仲,別號東坡,眉州眉山人氏,天資聰慧,過目成誦,乃人中騏驥,有通今博古之學、經天緯地之才。
22.剛說到蘇軾,我想起韓寒抨擊蘇軾,說寫的不知道東西,說他們就是把文字串起來故意讓人看不懂那就叫詞。
23.日前,CRI記者一行來到了東坡赤壁,踏尋蘇軾的足跡。
24.蘇軾是個有真才實學的詩人。
25.面對挫折與失敗,每個人的態度不同:在艱難困苦面前,***有“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激昂,蘇軾則是“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的無奈。
26.烏臺詩案既是蘇軾人生與創作的一個轉折點,又是一場著名的文字獄。
27.南宋辛棄疾繼承發展了蘇軾對詞進行的改革,所以送別友人也成為稼軒詞的主題之一。
28.秦朝的皇帝統一天下,嶺南三郡曾是“狀況外”的地區;漢家的天子封邦建國,百越是荒涼的土壤;趙宋一朝財富累積,蘇軾依然“試問嶺南應不好”。
29.兩宋詞壇上該詞調作品多不出蘇舜欽“沉郁憂憤”與蘇軾“曠達超邁”二路,然不管哪類作品,大都具有題材內容社會化、情感取向反悲傷的特點。
30.從蘇軾突破詞律某些束縛到李清照的強調音樂特征,是合于歷史進程的辯證發展。
31.“烏臺詩案”是蘇軾人生歷程中最為重要的事件。它不僅讓作者對于社會人生有了全新的認識,也繼而影響到作者的創作。
32.多生綺語磨不盡,尚有宛轉詩人情。次韻僧潛見贈·蘇軾。安意如
33.那一朵朵蘆葦花,從窗戶飄進人家里,落在桌子上、椅子上、灶臺上。落在墻角的蘆葦花,聚集成毛茸茸的一團,經風一吹,一張一合,讓人想到了宋代詞人蘇軾描寫楊花的的詞句“困酣嬌眼,欲開還閉”。
34.此種闡釋對蘇軾詞風的深入了解有所助益,同時也可以澄清常州詞派詞學理論中的若干問題。
35.蘇軾飲酒,是為解悶而飲,為適性而飲,為創作而飲,為治病而飲,為應酬而飲。
36.以“烏臺詩案”為線索,可知蘇軾的創作心理、創作內容、創作風格等三方面的變化,了解這件事對其詞創作的影響。
37.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名傳千古的大名人,在這科的名次都不是很高,比如蘇軾,史書上沒說第幾名,只說拿了個二等,至少跟前三名沒關系。
38.第三部分則以風格分析為主,闡述蘇軾山水詩清曠風格的表現及產生的原因。
39.在蘇軾的思想性格中,親情與友情是構成其內心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
40.‘讀蘇軾書,不覺汗出,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
41.蘇軾貶官時,王安石在朝。
42.先葬的是蘇軾,過后蘇轍怕哥寂寞,從葬而來,再過后,父親蘇洵從老家以衣冠的名義來陪伴兩個兒子。
43.認為“長短句是詞的最基本的標志,”但長短句不等于詞,因此證明不了蘇軾“被打入另冊的長短句”都是東坡詞。
44.摘要蘇軾對《文選》惡評頗多,影響了《文選》的流布。
45.***最喜歡引用蘇軾《晁錯論》中出現的“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
46.蘇軾詩文,豪邁奔放,猶如天馬行空。
47.第五章則分析了蘇軾的貨幣思想和水利思想。
48.天空云纏霧繞灰蒙蒙的一片,可惜那天是陰天看不到日出,只能看到縷縷紅霞朦朦朧朧的。我們懷著遺憾的心情下山,到了半山腰抬頭看也是霧,低頭看下面也是霧感覺置身于仙境之中都看不清泰山的真面目了。使我不禁想到蘇軾的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49.蘇軾:炎熱幾時有,執扇問大暑;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大暑熱三天;杜甫:安得空調千萬臺,大庇收短信者大暑清涼來。大暑快樂!
50.蘇軾雅人深致,富于文人氣質。
51.烏臺詩案構成蘇軾政治心態演變的轉折點。www.9061xoxo.com
52.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普遍被稱為蘇東坡。
53.親情不僅是孟郊的“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的長長牽掛,它也是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深沉感嘆,是蘇軾“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愿,是辛棄疾“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的天倫之樂……
54.后人對蘇軾的真率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55.天不容偽。出自:宋·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虛偽的言行,天道不容。蘇軾
56.蘇軾敢于挑戰不正當權力,直接對皇帝和宰相講真話,如反對王安石變法中的一些不當舉措,上書皇帝直言“冗官、冗言、冗費”等,為“宋代第一勇士”。
57.蘇軾一生宦海浮沉,“身行萬里半天下”www.9061xoxo.com,寫下了多姿多彩的游記散文。
58.蘇軾是偉大的,偉大在他真金不怕火煉的樂觀與曠達,偉大在他的健康人格與頑強。
59.雖然任職人間天堂的杭州,但蘇軾絕對不會喜歡上班,因為州衙的屋宇“例皆傾斜,日有覆壓之懼”。
60.據河南郟縣縣志記載,蘇軾生前多次路過此地,“嘗愛郟山形勝類其鄉,遂有終焉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