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冒流行期間可服用荊芥、防風、板藍根、生甘草等配成的中藥,以減少發病機會。
2.柴胡、黃芩各十五克,黨參二十克,半夏、桂枝、白芍各十二克,金銀花二十克,麥冬十五克,荊芥、陳皮、杏仁、浙貝母各十克,甘草五克,生姜三片,大棗四枚。
3.在精選苗家出產的黃連、白芷、蒺藜、荊芥、地黃、連翹、密蒙花等二十幾味鮮藥的基礎上,加入我夏氏多種特制猛藥,藥效剛猛,藥勁迅速。
4.'美洲'。''土荊芥一種熱帶''。'美洲'。''植物,分泌油脂可作驅腸''。'蟲'。''劑。
5.隨后,記者在農林大學第十餐廳見到了這桶湯藥的“廬山真面目”,原來這個湯藥是由菊花、板藍根、紫蘇梗、荊芥這四種藥材沖泡而成。
6.荊芥妙用止清涕,以其辛溫可祛風散寒,而其氣味輕揚,不致助其熱邪,起到藥達病所,分剔寒熱之功。
7.目的探討乳化溶劑揮發法制備荊芥內酯聚乳酸納米球的最佳工藝。
8.本發明公開了處理荊芥油的方法。
9.麻黃、杏仁、石膏、甘草;咽紅疼痛加板藍根、蒲公英,痰黏色黃加天竺黃,發熱、畏寒用荊芥、防風。
10.鱸魚忌與牛羊油、奶酷和中藥荊芥同食。
11.銀花,黃苓,荊芥穗,防風,蟬蛻,苦參,白蘚皮,全蝎,皂角刺,牙皂。
12.結果荊芥炒炭后鞣質含量增高,止血和凝血作用顯著增強。
13.本文研究從荊芥穗中提取回收聚苯乙烯所需的檸檬烯,其方法是溶劑萃取。
14.還有一類中藥具有光敏性,如補骨脂、白芷、天竺黃、荊芥、防風、沙參等,患者服用后可對光敏感性增加,出現日光性皮炎等。
15.宜用金沸草、杏仁、茯苓、前胡、陳皮、半夏、荊芥、麻黃、甘草,適量配置。
16.荊芥穗揮發油具有鎮痛,抗炎,擴張支氣管和抗過敏等作用。
17.一種治療頭痛的外用中藥散劑,該散劑含有:玄明粉為量份,川芎為量份,白芷為量份,荊芥穗為量份,藁苯為量份。
18.荊芥株高、莖徑變化動態,根、莖、葉、穗干重積累動態均呈不同特征的“S”形曲線。
19.防風,荊芥,五加皮,大風子,紅花,地骨皮,皂角各,明礬。
20.大概因這個緣故吧,青海人常常在熬煎的茯茶中,放入適量花椒、生姜、荊芥、薄荷等,茶色紅艷清徹,其味辛香兼備,妙不可言。
21.川貝、紫菀各,百部,桔梗、荊芥、白前、木蝴蝶各,陳皮,生甘草。
22.還親自管理苗圃,了解、體味薄荷葉、荊芥、田枸杞等中草藥根莖葉的藥效。
23.茺蔚子、板藍根、銀花、紫草皮、生地、丹皮、白鮮皮各,炒荊芥、茯苓、白術各,甘草。
24.吳華說,能驅蚊的精油很多,比如香茅油、肉桂油、桉葉油、艾葉油、荊芥油、迷迭香油、丁香葉油、天竺葵油、薰衣草油、薄荷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