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造句,袁紹造句大全

1.曹公兵強將勇,足智多謀,擒呂布于下邳,摧袁紹于官渡,逐劉備于隴右,破烏桓于白登,梟除蕩定者,不可勝計。

2.遠交袁紹,近結張繡,內納劉備,據地數千里,帶甲十余萬,稱雄荊江,先殺江東孫堅,后又常抗曹操,是曹操強敵之一。

3.早年出仕袁紹,但看出袁紹多端寡要,好謀無決,納才而不知用,難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遂去之。

4.袁紹是四世三公的高門子弟,年青時候飛鷹走馬、強搶民女,無所不為。

5.相反,袁紹雖擁有數十萬軍隊,但他水平低、能力差,曹操形容他虎皮羊質,鳳毛雞膽,根本不具備沉著、大度等英雄風范,所以終究被兵微將寡的曹軍所打敗。

6.袁紹恍然記起,斥候曾經說過,張燕準備前來,由于猛攻易京,這個消息袁紹置于腦后了。

7.而如今盟主為袁紹,負責酸棗軍糧調配為袁術,此二袁聞孫堅托故不出兵為其家族報仇,必然暗地里惱堅。

8.曹孟德面對袁紹的十萬精兵,毫無畏懼,調兵遣將準備迎戰。

9.人說“嗟余有兩耳,未省聽絲篁”,袁紹那兩只耳朵,喜讒聽佞,有不如無,他的戰略決策一誤再誤,和他拒諫飾非、不納忠言有直接關系。

10.袁紹運糧至,其將韓猛銳而輕敵,可破也。

11.劉備投靠袁紹也有一段時間了,袁紹帳下的大將,劉備也多多少少有些接觸,哪怕是沒有打過交道,但至少袁紹召集謀臣武將議事的時候,劉備也在場。

12.袁紹并非不懂得人才的重要性,也曾經學著像周公那樣,“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

13.曹操首起義兵后不久,東郡太守橋瑁詐作三公移書與州郡,關東諸侯響應并推袁紹為盟主。

14.可是,許攸、曹操并不看好何進,在勸解袁紹無效后,曹操果斷的退出了這個政治團體,也過起了隱居的生活,春夏習讀書傳,秋冬弋獵,自娛自樂。

15.當趙云揣測出袁本初的險詐用意后,眾人的額頭上不禁都留下滴滴的冷汗,袁紹為人的險惡實在是不能用言語來形容了,先是表面上給予你一切幫助,只需要一點回報。

16.假如當初袁紹能禮賢下士,虛心聽取許攸的勸告,何至于痛失烏巢。兵敗官渡呢?假如當初唐宗不能聽取魏征逆耳忠言,又怎能出現;貞觀之治;的太平盛世呢?善納忠言者昌;拒納人言者亡。

17.被許耽與樊陵一攪鬧,德政殿內的浩然正氣散渙一片,袁紹不甘心大勢就此散去,喝道:“與太平道結交自然不為過,可與太平道陰謀造反還不足殺嗎?”。

18.原來這胡昭曾去冀州躲災過,可惜他早看出了袁紹此人難成大事,好謀無斷,嫉賢妒能,于是便不鳥袁紹的登門請賢,逃回老家了。

19.想起當年他、袁紹、袁術等人在洛陽之時,年輕氣盛,飛鷹走馬何等的快活。

20.袁紹四世三公,雄踞河朔,名震天下,實力強盛,并且能折節下士。

21.看著敖烈白馬金甲的鮮亮形象,袁紹的嘴角泛起一絲苦澀,此時此刻,在敖烈的面前,袁紹就好像是一個叫花子,和敖烈相比,判若云泥。

22.不料群臣皆言耿苞妖妄宜誅,袁紹無奈,只好殺之自解,后悔將獻帝讓給了曹操。

23.而公孫瓚之兵,見自己主公敗陣,己方大將被斬士氣全無,被袁紹領軍殺的大敗而逃。

24.想那袁紹數萬大軍屯駐河內,缺衣少糧,要不是將軍仁厚時常接濟他們,恐怕早已經是餓殍遍野。

25.關羽暫依曹營期間,逢袁紹大將顏良攻曹,進兵白馬坡,所向無敵。

26.不遠處的袁紹更是冷眼旁觀,不咸不淡地喊了句:“公路小心。

27.袁紹得了傳國玉璽卻不上交朝廷,如今朝廷卻分封其子婿,可謂皇恩浩蕩,袁紹卻不思悔改,殘害忠良,今我在此,休叫爾等做了殘害忠良之事。

28.呂布雖曾刺董,但其背主求榮之舉,屢見不鮮,袁紹,雖有四世三公累累盛名,但觀其心志,竟有不臣之意,而曹操,雖為丞相,其所行乃是王莽之舉。

29.孫堅見高云不搭茬兒,站起身來,沖袁紹抱拳道:“孫堅不才,原為前部先鋒,前去虎牢關挑戰!”。

30.雖然是一代梟雄,但曾和袁紹一起在何進手下做過謀士,因此也給他排名,曹操是一代梟雄一代奸雄,當然是詭計多端。

31.依照袁紹那好謀無斷的性格,這種可能似乎更大。

32.對此,***同志曾告誡干部說,不要學袁紹,“袁紹這個人多端寡要,多謀難斷,見事遲,得計遲。

33.在袁紹卑辭厚幣邀請下,出任了別駕。

34.袁紹雖強,事多懷疑不決,何足憂乎!

35.四世三公之后的袁紹袁術兩兄弟,一對高干子弟,不過仗著老子娘的余蔭,依賴先人光榮,在那里食采封邑,衣冠盛事,其實不過尸位素餐罷了。

36.呂布先投靠袁術,但因袁術不滿他自恃有功而十分驕恣、恣兵抄掠,所以被拒絕,于是呂布改投袁紹

37.不出三月,袁紹便會揮兵去取幽州,主公只要屯兵在幽州等待,到時戰事一起,袁紹回兵不及,我們只管乘虛而入,巨州就可輕取。

38.唯有天和,相國挾天子以令天下,袁紹等反賊雖叛,卻不敢違天子之意。

39.綜計呂布短促的一生,他起碼投靠過七位主人:丁原、董卓、王允、袁術、袁紹、張楊、劉備。

40.袁術和袁紹,可稱為一對難兄難弟,而術比起紹,更是一蟹不如一蟹。

41.郭嘉卻力排眾議說道:“袁紹現在注意力都放在了冀州,正在和公孫瓚拼的死去活來,不會在意許都的。

42.郭嘉拿過竹片一看,袁紹自少年時如何紈绔,廣招賢良時如何做作,時常問人計略卻不采納,等等等等。

43.結果不言自明,袁紹和公孫瓚暫時合作了。

44.如此,不僅可以防微杜漸,省得那袁隗和袁紹里應外合,也還可令那袁紹痛失親人,在心情悲痛,失了分寸。

45.袁紹大將顏良文丑日前已到洛陽,今日正在帳前聽令。

46.當關羽得知劉備在袁紹處,立即封金掛印,過五關斬六將去尋劉備。

47.官渡一敗,河北文武官員戰死無算,然憑著袁家五世三公的底蘊以及遍布大漢各地的門生故吏的福澤,袁紹帳下又聚集了一批各地的英杰才俊。

48.袁紹就特別喜歡胡床,在鄴城的府中就備了一套,每次議事他就坐在胡床上,其它人依舊是在坐席上跪坐。

49.就在所有人在心里頭品咂時,司隸校尉袁紹出列,奏道:陛下,臣以為,執金吾一職事關重大,宜選賢任能,唯德才兼備者,方可勝任。

50.袁紹中反間計,張合高覽投降曹操。

51.如果袁紹大軍不出昏招的話,想要獲勝還是很有希望的……不過想想袁紹大營中那些謀士們的性格嘛,恐怕想要贏兵微將寡的曹操,很難。

52.在軍閥的混亂之中公孫瓚卻長期控制了袁紹,致使袁紀不得南向渡河逐鹿中原。

53.鄭氏乘其不意,抽其腰刀便欲自刎,張郃急止之,遂答應至袁紹處代為求情。

54.曹操切斷袁紹的運糧之道,袁紹的軍隊便不攻自破了。

55.袁紹不達大體,恐懼故而出奔,非有他志也。

56.當初呂布、袁紹、公孫瓚、張繡是系統安排給曹魏帝國的四大附屬諸侯,袁紹、公孫瓚和張繡先后被林劍晨吞并,只剩下呂布還在為曹操鞍前馬后。

57.袁紹取河北,曹操圖河南,兩人同床異夢卻又緊密攜手,共圖發展。

58.最大的隱患在于,黃巾軍乃全民公敵,如果鋒芒畢露,西邊袁紹曹操和北邊的公孫瓚,任何時候要大軍壓境,都隨時出師有名。

59.袁紹雖長在貴胄之家,但也頗經坎坷,對人情世故也有相當見解,每日里的案牘勞形讓他始終保持著清醒的腦袋,這些武人心里頭的小九九又如何能騙得了極具城府的他。

60.漫天的箭矢雖然給袁紹軍造成了一定的傷害,但可惜卻阻擋不了氣勢正虹的士兵。

分頁閱讀: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