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因此,西周前期的統治者還頗注意敬天保民,克勤克儉,明德慎罰。
122.西周刻辭卜甲在山東地區為首次發現。
123.中國古代罰金刑并非起源于唐虞時代的“金作贖刑”,而是萌芽于西周中后期的“貨罰”。
124.中國古代城闕至遲到西周時期就已經出現,根據其平面形制可分單闕、雙闕和三出闕三種類型。
125.在西周時期,這種中介人稱為質人,到了西漢就稱作駔儈,最后唐朝以后才叫牙人。
126.認為:“以軍禮同邦國”是西周、春秋軍事法思想的核心內容,其實質是對邦國僭禮行為的軍事懲罰、對夷狄干擾中原禮治秩序行為的討伐。
127.“德”觀念走出天命神意的迷霧是西周時代的事情,然而將它深入到人的心靈的層面則是春秋戰國時期思想家們的貢獻。
128.秦國不向西周借道,是因為西周緊鄰周天子所在,借道西周而對韓國發動戰爭,他惟恐天下諸侯指責秦國有假途滅虢之嫌,以伐韓為名而窺伺周之九鼎。
129.據《元和姓纂》等史*記載,西周初年,武王不久便云逝,成王繼位,但因成王年幼,武王之弟周公攝政。
130.這和西周厲王遭遇“國人暴動”的情況非常相似。
131.周武王繼位之后,在灃河東岸建立了都城鎬京,并于公元前紀中期發動了牧野之戰,殷軍“前徒倒戈”,商王兵敗自焚,西周王朝建立。
132.歷史書上有記載,西周時有國人暴動,可算是一次市民造反,但那時能住在國家首都的都是貴族。
133.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字,大部分是沿襲西周的金文,也就是鐘鼎文,但是隨著周朝的王權逐漸喪失,各國在文字上也隨意刪減筆畫,到戰國后期與金文產生了較大的差別。
134.切爾西周六早上回到倫敦,然后周日參加冠軍花車巡游。
135.考德字源流,甲骨文的德字是王功,西周金文的德字是王德,春秋變成貴族品德,戰國后擴成為士德、官德,兩宋擴及細民吃飯睡覺說話思想無所不包的瑣屑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