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一個參與者與中央訂約方之間的雙邊軋差形成了多邊軋差余額。
2.我們在考慮應不應該與他們訂約。
3.郭節跟隨惠帝連夜逃到神樂觀,惠帝害怕事情泄密,告諭大家以師弟相稱,各訂約散去。
4.你沒必要打電話訂約。
5.直弼乃南紀派,性又剛,不待天皇下旨,便與美國訂立新約,又先后與英法俄荷訂約,稱之曰《安政五國條約》。
6.姿態,口出大言:中國政府如欲加罪于俄訂約之人、俄必出場保護。
7.我們與廠家訂約,要他經常供應貨物。
8.她已有多起訂約。
9.這家銀行訂約短期貸款的銀行同業市場,使長期貸款的房地產市場。
10.他最初訂約給一位律師當學徒。
11.他訂約按期供給我煤。
12.該建筑師訂約以一定的造價承造那些房子。
13.北京政府與玻利維亞訂約建交,開創完全平等互惠條約之先例。
14.有的稅款必須以貨幣形式交納,收款由嚴密監控的私人訂約者承辦。
15.幫助蒙古練兵;不準中國軍隊進入蒙境,不僅漢人移民;蒙古無論與何國訂約都不得違背或變更本約及附約之各條件等。
16.這種機制有各種形式的表現形式,如訂約前對對方背景信息的充分了解,訂約中對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及后果的預測及防范,訂約后對對方履約行為及能力的密切關注,產生問題后積極的應對等等,完全是一種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高度緊張狀態。
17.我們歡迎有機會和貴方討論訂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