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令造句,詔令造句大全

1.另外,請廉公如椽大筆親撰伐靖檄文,詔令天下。

2.王安石在南宋的身后名譽地位較低,官方多次詔令貶斥。

3.請父皇急派使者,詔令李密返回長安。

4.本文目的是了解宋代諸帝的宗教意識,內容分兩單元:一是分析宋朝詔令政策與皇帝若干宗教性活動,了解他對宗教的看法、信仰情形。

5.太祖立國后,欲詔令滅姬姓滿門,為群臣諫止,遂詔姬洪繪賜死并將姬氏族人盡數逐回雍州。

6.未久,請求歸省,詔令集鄉郡之舊為方國珍兵者,純誠奏道:“臣侍陛下十年,無絲毫惠及鄉里,今歸省而首集子弟為兵,父老其為臣何!”太祖稱嘆而止。

7.凡有詔令丁寧事皆不行,空言一再,頗類諧戲。

8.有唐一代,史評、典志、實錄、詔令等又有新發展,逐漸形成類目。

9.轉眼到公元正月十六日,朝廷詔令歐陽修轉起居舍人,依舊知制誥,徙知揚州。

10.風池詔令子,喜聽東山復起,一門濟美報清時。

11.明宗即位和寧,觀其所頒詔令,無非普通行政,并不聞有暴虐之行,致干民怨,而王忽察都之信宿,即致暴崩。

12.露布在漢代一般用于某些上呈的奏章或朝廷下達的詔令,它是下達或上呈時將內容會開化的一種信息傳播方式。

13.再例如,對于兼并土地、擴大皇莊,也是這樣,大臣們吵得他不得安寧了,就下一道詔令禁止,但那個皇親國戚要那一片土地了,他又照給不誤。

14.聽到皇帝的詔令以后,他感到惶惶然不知所措。

15.同時,在省減刑罰的詔令中,還多次宣布釋放刑徒,即“見徒免為庶民”。

16.災異學說是儒家思想中的一部分,反映在西漢詔令中,便是懼詞與災異經常相伴隨而出現。

17.身為方外之士,帝王詔令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不過張宇初卻沒有絲毫的猶豫,不為自己與成祖之間的交情,不為大明王朝的運勢,只為天下蒼生。

18.果然火到豬頭爛,他那個從六品候補道員頂戴、補服下發的同時,任命他為浙省糧臺坐辦的詔令也緊跟著到了。

19.你看,袁術篡逆,天子詔令各地諸侯舉兵除賊,可是他們坐觀成敗,單等著看我的笑話。【造句網】

20.一二九五年,元成宗詔令全國對圣帝明王以時致祭。

21.這樣隨著儒學地位的上升,封建政治與儒學密切結合起來,西漢皇帝詔令和廷議中多稱引儒家理論,司法過程中以《春秋》義例決獄。

22.的從此鉗口不言,遂又脅迫趙構特地下了一道詔令,說胡銓的上疏是“肆為兇悖”。

23.以明朝洪武年間先后給予安南的詔令文書為線索,可以考察出明初與古代越南國家關系的大致歷史發展過程。

24.宣武詔令檢趙修獄,以修佞幸,因此遂加杖罰,令其致死。

25.劉邦剛剛建立漢政權不久,發布求賢令,詔令各級官吏要訪求招攬并登門聘請賢能之士,并將他們的行、義、年等有關資料送報官府,量材錄用,授予官職。

26.皇帝一紙詔令,要冀州迅速捕拿妖教張角。

27.宦官親近至尊,傳達詔令,如果不一網打盡,必將貽患無窮。

28.孫秀專執朝政,倫所出詔令,秀輒改更與奪,自書青紙為詔,或朝行夕改,百官轉易如流。

29.南京稱帝后,看到進貢的是精工細琢的龍風團餅茶,令他感嘆不已!但他認為這既勞民又耗國力,因之詔令罷造,“唯采芽以進”。

30.有關官員當場宣讀完詔令,內官獻上皇帝的御璽,劉祜便正式即位。

31.僖宗李儼遷都鳳翔,改元中和元年,令鄭畋為西歧州內外諸軍都詔討,加兵部尚書銜,速草檄文詔令天下各道兵馬入京師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