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后代的文學史家們就這樣謬托知己,臆造了一個反潮流的英雄。
2.謬托知己的好處,是能令生者(死者)不寂寞。安意如
3.楊小姐一直在深閨不出,從未與外人接觸,她代父出面來招待我們,又見哥哥我略懂音律,居然謬托知己。
4.酷評之人間世謬托知己博取聲名。
5.怕就怕現在有的地方無實事求是之意,有“謬托知己”之心,罔顧學術規范,只顧拉“名家故里”來生利。
6.該可以與千年前的李山甫先生謬托知己了吧。
7.它使后來迷失于轉型時代的國人在不得展開的人生里移情于瞿秋白,這些謬托知己的人也以此賦予了現代中國人的審美價值。
8.他曾忿然推開“導師”的尊號,語帶警覺;他暗示死后便有“是非蜂起”、“謬托知己”。
9.怕只怕謬托知己,罔顧學術規范,致使名人里籍之爭,成為經濟利益驅動下的資源經濟博弈。
10.謬托知己的,冒充導師的,沽名獲利的,謀財害命的,想入非非的,大都可以對號入座。
11.“無聊之徒,謬托知己,是非蜂起,既以自炫,又以賣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