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這一科的題目是“子曰貧而無諂”,有人就此作《黃鶯兒》詞:“命題在意中,輕貧儒,重富翁。
2.貧而無諂富而不驕,未若貧而樂道富而好禮。
3.“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
4.比如,子貢問孔子“貧而無諂,富而無驕”怎么樣,孔子說也不錯(cuò),但是不如“貧而樂,富而好禮者”。
5.江宜樺希望建立一個(gè)富而好禮的社會(huì),他引述《論語》中孔子與子貢的對(duì)話;子貢說,“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6.所以子貢講的“貧而無諂,富而無驕”的確是不容易,很難得。
7.‘貧而無諂,富爾無驕,何如?’子曰:‘可也。
8.“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孔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9.富是什么?論語上說,財(cái)物豐饒、貧而無諂。
10.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11.貧而無諂,富而無驕,怎么樣?孔子說:還不錯(cuò),不過比不上貧而樂道、富而好禮的人。
12.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13.“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假如一個(gè)人很貧賤,但他不向富人諂媚;一個(gè)人很富貴,但他不傲氣凌人。
14.我記得娘親給我念論語的時(shí)候,里面就說道,貧而無諂,富而無驕,皇爺爺難道還不懂得這個(gè)道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