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謂虛,指虛境、超曠;所謂靈,指有靈氣,有才氣。
2.我認為,東坡文化的精神核心在于其愛國愛民惠民的濟世情懷和超曠豪邁自強的人格意識。
3.王維素有“詩佛”之稱,其詩以其清幽淡遠空寂超曠而傳誦千古。
4.該圖純以水墨成之,筆力雄厚,墨色滋潤,層層烘染,間施中鋒皴筆,蒼蒼莽莽中具清閑超曠之境。
5.蘇東坡是世界千年文化的巨人,他的思想文化精神核心在于愛國、愛民、惠民的濟世情懷和超曠豪邁的人格魅力。
6.正如國畫常被“澄懷觀道”、“得意忘象”、“超曠空靈”這類字眼所包圍著,“立象以盡意”也一直是國畫作者追尋的目標。
7.在老師面前,態度極恭謹,話語極謙虛,但透露出來的心胸卻相當超曠,在國家的禮儀方面貢獻一己之力。
8.孔子的自嘲,顯示了罕見的超曠和樂觀。
9.其景物清新淡雅,筆墨精細繁密,意境超曠空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