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世造句,避世造句大全

1.“他雖避世絕俗,而無處不近人情。

2.生活在現實中而要避世絕俗,是很困難的,也是很消極的。

3.十七年后,這位裹著小腳的母親又領著我,瞞冊地回到這避世離俗的山格里,為了延續毛家的后代。

4.那龍畫兒與白衣兩人相敬如賓,在外人面前以兄妹相稱,以避世人之嫌,曉行夜宿,不覺跨過湖北,河南兩省,來于黃河之濱,過了河不遠就是河北境內,心中大寬。

5.元代“逸品”山水畫具有強烈的“避世”色彩,這與當時文人普遍的社會心態息息相關。

6.鳳凰于飛,桃花村的避世隱名,她終于回到了家。

7.老子所說的“無為”是積極的,畢竟是治天下的一種手段,而莊子所說的“無為”是消極避世的清靜無為,以養生全年。

8.像《史記滑稽列傳》中所載東方朔等人,避世于朝廷間,形象猥瑣,游戲廟堂,狀若優伶,但卻不流世俗,不爭勢利,嘻笑怒罵,談言微中,亦可以解紛。

9.香氣若有若無,時停時歇,需要追蹤尋覓,越是這樣難以把握的避世的芬芳,越是可貴。自在而倨傲的品格,絕非為愉悅別人而撩撥。這才是蘭花真正的個性。安妮寶貝

10.一個人可以逃避世間的一切魔鬼,但惟有一個是他永遠無法擺脫的,那就是懦弱的自己。江南

11.我們不需要為尋找天國而逃避世俗生活,而是要把天國帶進我們的生活中。要找到真正的快樂與成功的方法,只有往內邊尋找更高層次的意識,收集更好資料,并加以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12.立冬駕到,冬眠最妙:停下奔波的雙腳,歇歇疲憊的大腦,安心睡睡大覺,躲躲冰冷的寒潮,避避世俗的叨擾,修心養性無煩無惱。祝你冬眠的日子一切靜好!

13.錦繡垂著頭微紅了臉,她偷偷看一眼溫傾止,避世絕俗的淡然。

14.在封建社會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統治者同流合污而隱居避世

15.吾愿留學歸國諸君,稍稍留意于社會事業,而勿以考試為終南捷徑,作金馬門避世之想,則國事或尚有望乎!

16.如今的社會不再是那個可以隱居終南山或者某處名川大山就是清高的逍遙避世,為啥?終南山也好,峨眉山也罷,你要真隱居在那里,還不天天跟數萬的游客打交道?那還叫隱居嗎,還有一肩明月兩袖清風的風范可言嗎?

17.東華帝君避世太晨宮太長久,年輕的神仙們沒什么機緣領略他的毒舌,但老一輩的神仙們卻沒幾個敢忘的。帝君雖然一向話少,但說出來的話同他手中的劍的鋒利程度幾乎沒有兩樣。唐七公子

18.自是讀書非習政,不妨避世學逃禪。

19.他的才華如此燦爛,可是他把光華全部收斂起來,避世絕俗,遁入空門。

20.唐代出家為僧、尼須通過考試;清朝中葉后,因為戰亂,很多底層的人,乃至難民為求生或避債而出家,所以長期給社會造成出家人避世的錯覺。

21.剛來日本幾年的,回國或歸心似箭、興師動眾,早已定居日本的,回國或平淡無喜、避世絕俗。

22.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班馬文章寶馬香車兵強馬壯避世金馬。

23.但要遠避世俗的虛談。因為這等人必進到更不敬虔的地步。

24.公孫述連征命,待以高位,皆托青盲以避世難。

25.上帥稟中咬定牙不說前人一字壞處,以力避世俗諉卸之習。

26.東方朔的“大隱”就是避世金馬門,隱居于朝廷。

27.都說佛教是消極避世的宗教,沒有想到佛教會提到不成佛即成王的入世理想吧?此王非凡夫,是圣人。

28.有人說,佛境是虛渺空蕪的,那只是消極避世之人所尋求的寄托,這世間的事原本就是信則有,不信則無。白落梅

29.這詞中之意,你不能不懂,你若愿與我在此避世隱居,那便答以下闋。

30.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反映了他避世的心態。

31.自阪泉之戰以后,人間的戰事如星星之火一般,燃燒到大地的各個角落,眾神祗不堪紛擾,紛紛離開,神祗的后裔們也相繼效仿,避世離俗,各自守護著上古十大神器。

32.昆侖派提倡避世,無欲無為,在不為人知的地方潛心修行,因此昆侖門人都不為世俗名利所擾,飄然若仙。

33.哼,我師山林隱士,避世大賢也,你們沒聽過倒也平常,不過山長肯定是認識的,我的名貼上乃我師名款。

34.不合作,以死抗爭不值,因此他們或隱于山林,或躬耕壟畝,或佯狂避世

35.“浮家泛宅”式的避世情懷,對現代人是太過矯情吧?但是大圍山的水,卻并不感傷也不輕浮。

36.現在的問題是“許多人看見實際問題解決的困難,知道唱幾句社會和學術的高調,最容易繳卷,就把學術和社會的研究,作為避世的桃源。

37.貧僧只是想問施主,施主避世,只為不容于世,然則設若今有太平盛世,施主還會避與世外嗎?

38.母愛是什么呢?我給不出確切的定義,我只知道出生避世之前她就急切的等待著我,在我成長中呵護著我,環繞糾纏著我,這種愛甚至是滲滲入滲出入我每一個毛孔,直至耗盡她自己,而我卻很晚才懂得。

39.世人遂分兩支,一支享盡人生,或尋山問水,清高避世,或娶妻生子,享盡酸甜苦辣。

40.書名讀來似有避世的意味,實則是作者自謙,借“閑書”的窗口暫時逃出“荒江野老”的學術研究象牙塔,“溜出去長長地透一口氣”。

41.龔自珍一生都處于劍氣簫心的矛盾中,既有濟世抱負,又有避世想法。

42.可是葉秋奇偏偏來了這避世離俗的伏羲山問道,的確讓秦川十分的不解。

43.避世而出家,是我所不屑做的,奈何以青年有為之身,受四方供養?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