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蔡邕是東漢后期的文壇巨匠。他對于駢儷化的追求和探索,對六朝時的駢文創作有直接的啟發意義。
2.在文體上,整體趨向駢儷化,同時祭文的格式趨于完備,開篇就要點明時間、職務、主祭人、祭品以及死者,從此成為祭典開場白的定式。
3.他的古文基礎不錯,很善于寫駢儷文章。
4.之后,駢儷派正式浮出曲壇,并受到了諸多戲曲理論家的集中關注。
5.漢賦從它產生之初起就與駢儷結下了不解之緣,漢賦是最便于產生并容納駢儷的土壤,因此,漢賦是駢文之一體。
6.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駢儷文;而夏天,像一首絕句。
7.在戲曲創作方法上,以詩文為戲曲創作手法的出現、駢儷典雅語言風格的追求、情節因素的弱化和舞臺表演意識的淡化,也都是戲曲家立言意識影響下的結果。
8.駢儷派是興盛于明代中后期的一個戲曲流派。
9.孫梅、阮元師徒,為文講究駢儷,精雕細刻,字斟句酌,麗靡有加,猶如金粉丹青之畫。
10.好在八股文若做的好,隨你做什么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這青詞雖然復雜繁蕪,卻也逃不脫‘駢儷’二字。
11.溫熱的喧鬧,諂媚的陽光,舐犢情深的家人,在路畔牽手的駢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