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紫花苜蓿初花期的CAD低于現蕾期和盛花期。
2.蕾期授粉是克服屬間雜交不親和性的有效方法。
3.鐵桿蒿以現蕾期的CPD最高,結實期也較高,而且結實期的適口性較好,利于放牧。
4.氮最大效率期小麥在拔節至孕穗期,水稻在分蘗至拔節期,玉米在大喇叭口期,番茄在結果期,白菜在蓮座期,向日葵在花蕾期,大豆在初花期等。
5.對留種苜蓿在蕾期和花期避免灌水可減輕倒伏程度,在英期灌一水即可。
6.植株營養吸收的關鍵時期為幼苗至現蕾期,鱗莖發育對鉀營養的需求大于氮和磷。
7.現蕾期灌水有利于花芽分化,促使苜蓿開花、授粉和結莢過程能集中完成。
8.豆科牧草與鐵桿蒿的CP以現蕾期為轉折點,禾本科牧草則開花初期CP含量較高。
9.在烤煙生長的團棵期、現蕾期和成熟期,田間采集根際土壤,研究了根際微生物群落結構和數量動態變化。
10.通過蕾期授粉,發現植株的親和指數不高,親和指數超過植株占群體的最高的為
11.現蕾期是水分的臨界期。
12.現蕾期和開花期的花器官對低溫的敏感性不同。
13.自現蕾期開始其株高增長與干物重積累總量均里“S”型。
14.在常規種植條件下,對蕾期馬鈴薯進行摘心處理,研究其對塊莖發育過程中激素含量的影響,從而明確摘心處理對促進塊莖發育的生理機制。
15.春蘭孕蕾期,宜保持濕潤,但也不能過濕。
16.利用熒光顯微鏡觀察經過處理的甘藍自花授粉花期柱頭和蕾期柱頭,發現花粉粒在柱頭上的萌發及花粉管在柱頭表面和花柱中的生長情況有很大差異。
17.馬鈴薯現蕾期和塊莖膨大期,葉柄硝酸鹽濃度與產量之間有很好的相關性。